《道德经》学习心得之补八(总二七八)关于“德”之四【6】关于“万物之德”和“人之德”的区别。

2024-11-25 14:13:38

“万物之德”指的是万物自己本来的样子,即万物自己的本色。“人之德”从理论上讲指的是人类自己本来的样子。但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认为“人之德”指的是被“人为修正”了以后的样子。虽然说,人的“自然之德”有很强烈的自然属性,但是,作为社会动物的人,他的“自然属性”也必然会打上他所处社会环境的社会学意义上的烙印。所以,任何一个社会的人就不可能表现出纯原生态和纯自然的“人之自然之德”。最简单的举例:作为动物属性的人,其生育这一基本的自然行为就不可能像其他动物那样无所顾忌的按季节交配和繁衍后代,他一定会受到他所处社会环境的制约和经济因素的影响。正因为人是社会动物,一个人的“德”也就包涵了非常丰富和极其复杂的内容,所以,“人之德”就不可能完全反映人的本来面目。这便是老子之所以把“德”区分为上德、下德、有德、无德的根本原因。【7】总之,“万物之德”和“人之德”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它们所指的对象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指的是万物、一个指的是人类;一个讲的是万物自己的真实本色即本真,一个讲的是被人为修正和扭曲了的品行、品质和品德。简单来说就是:第一,对于万物来说,万物的自然本色就是“德”。第二,对于人类来说,人的品行就是“德”。或者反过来解释则是:“德”对于万物来说指的是万物的本色;对于人类来说指的是人的品行。

2024.11.25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