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心得之补一(总二七一)关于“自然”

2024-11-23 10:19:03

1】学习《道德经》首先要弄明白老子笔下的“道”和“德”究竟指的是什么?而要搞清楚“道”和“德”,就必须先要搞清楚老子所说的“自然”是什么意思。因为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讲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如果没有搞清楚“自然”指的是什么,那就很难理解“道法自然”这句话了。【2】“自然”中的“自”指的就是“自己”,“然”就是“样子”,“自然”指的就是“自己的样子”。这两个字在整个《道德经》中,只出现过五次,说的都是“自己的样子”。比如:(1)在第十七章中,老子讲到老百姓对统治阶层评价时说到,统治者不管的情况下,人们安居乐业,这才是我们老百姓本来就应该有的“自己的样子”,原文是“百姓皆谓:我自然。”(2)在第二十三章中,老子告诫统治者,你们应该少发号施令少说点话,这才是统治者最正常的最“自己的样子”,原文是“希言自然”。3)在第二十五章中出现的就是最脍炙人口的一句话,即“道法自然”,意思是“道”应该按照自己本来应该有的样子即自己的本色去行事,也就是道按照“自己的样子”去行事。(4)第五十一章中关于“自然”的用法在原文是这样说的:“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这句话的意思是,万物尊重“道”、万物重视“德”,并不是万物受到了谁的指令和谁对它们提出了什么要求,而是万物自己的本能使然,也就是万物按照“自己的样子”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5)在第六十四章中讲到圣人做法的时候,有一句话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的做法就是帮助万物去自然发展成“自己的样子”而圣人自己却不要用任何自己的想法去干预。【3】总之,《道德经》中所说的“自然”并不是指的“大自然”中的“自然”,而是指的“自然而然”、不做作、不伪装、不拿捏、本分的意思。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讲到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完整意思是:人应该按照地的法则行事,地应该按照天的法则行事,天应该按照道的法则行事,道则应该按照自己本来应该有的样子即自己的本色去行事。所以,“道法自然”指的是道要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去行事,而不是“道”要按照“自然界”的自然规律去行事。因为在老子的眼中,“道”先于一切,也先于“自然界”,所以,“道”不可能按照自然界的规律去行事,相反,一切的一切,包括自然界,都是由“道”所生所决定。2024.11.23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