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心得之二三三《道德经·第七十四章》(2)
2024-11-01 15:29:20
【4】关于“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将得而杀之,孰敢?”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老百姓对生活还没有太过的绝望,统治者要想对社会有震慑作用,那便是对那些胡作非为的人进行毫不留情的镇压。这样一来,看看谁还敢再胡作非为。这句话其实很能体现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一贯的思想是反对战争,但是,为了正义之战,也不惜动用武力进行正当反击。所以,老子虽然反对统治者对百姓的强制手段,但是,对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老子还是不会心慈手软的,主张“吾将得而杀之”。【5】关于“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在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子认为,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有专门行使杀人的司法部门和执行死刑的刽子手。对待这些恶人,理应让司法部门出面并让这些司杀者去执行。而统治者阶层完全没有必要越过司法部门的权限并替代司杀者的职能去亲自判罚和亲自处决。“代司杀者杀”就是干预司法的一种典型的“越俎代庖”。老子在第七十二章中清楚的写道“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这就是说,作为圣人,你一定要做到自知之明,要自己了解自己、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并且知道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能自我夸张、自我炫耀、自我卖弄、自己欣赏自己。引申的意思就是不要干不属于自己管辖范围的事情,这是老子的一贯思想。所以老子接着说道,如果作为高层的统治者代替行刑司杀者去杀人,则无异于替代技艺高超的木匠去砍伐有难度的树木,其结果必然会伤到自己。这就是说,你做你不熟悉的事情、做你不该做的事情,必然会引来自伤的后果。2024.11.1
《道德经》学习心得之二三三《道德经·第七十四章》(2)
【4】关于“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将得而杀之,孰敢?”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老百姓对生活还没有太过的绝望,统治者要想对社会有震慑作用,那便是对那些胡作非为的人进行毫不留情的镇压。这样一来,看看谁还敢再胡作非为。这句话其实很能体现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一贯的思想是反对战争,但是,为了正义之战,也不惜动用武力进行正当反击。所以,老子虽然反对统治者对百姓的强制手段,但是,对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老子还是不会心慈手软的,主张“吾将得而杀之”。【5】关于“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在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子认为,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有专门行使杀人的司法部门和执行死刑的刽子手。对待这些恶人,理应让司法部门出面并让这些司杀者去执行。而统治者阶层完全没有必要越过司法部门的权限并替代司杀者的职能去亲自判罚和亲自处决。“代司杀者杀”就是干预司法的一种典型的“越俎代庖”。老子在第七十二章中清楚的写道“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这就是说,作为圣人,你一定要做到自知之明,要自己了解自己、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并且知道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能自我夸张、自我炫耀、自我卖弄、自己欣赏自己。引申的意思就是不要干不属于自己管辖范围的事情,这是老子的一贯思想。所以老子接着说道,如果作为高层的统治者代替行刑司杀者去杀人,则无异于替代技艺高超的木匠去砍伐有难度的树木,其结果必然会伤到自己。这就是说,你做你不熟悉的事情、做你不该做的事情,必然会引来自伤的后果。202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