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心得之二零一《道德经·第六十四章》(4)

2024-10-22 16:18:36

8】关于“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是本章的最后一句。意思是,圣人应该做的是辅助万物恢复到万物本来就应该有的“自然”的状态,而自己不应该有自己的任何想法并为自己去做任何事情。【9】特别说明一下,本章讲的“欲不欲”和前一章讲的“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是同一种写作手法。其中,前面的“欲、为、事、味”是四个动词,后面的“不欲、无为、无事、无味”是一种状态描述。总的意思是:我最想要的就是“什么都不想要了”。我最想做的就是“什么都不想做了”。我最想办的事的就是“什么都不想办了”。我最想品味的就是“什么味道都没有”。显然,只有达到了一种境界后才能发出这样的感慨。其实,人们终其一生所追求的目标到最后的“感觉”就是如此。这种感觉其实就是老子所说的“空”。举个通俗的例子,当你挣够了钱买到了你所有想买的东西以后,你就再也不需要也不想买任何东西了,这就是你“想要的是‘什么都不想要’了”,这也就是你一生为之而追求的目标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你,就达到了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只有圣人才能体会出来。因为圣人才能达到“欲不欲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境界。【10】应该说,古代圣贤的智慧是相通的。古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和本篇所讲的内容是一脉相承的。古中医“治未病”的完整思想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既变防渐”。古老中医的这句话在本章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本篇也是在强调:在事情发生以前就要“持”就要“谋”,即“未病先防”。当事情发生以后还处于萌芽状态的时候,就要“泮”就要“散”,即“既病防变”。【11】总之,本章是一篇非常通俗易懂接地气的文章。《道德经》很少把“民”与“圣人”放到一起进行讨论,本章就是其中的一篇。本章强调了几个内容:第一,防患于未然。第二,很多事情要从萌芽抓起。第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四,自始自终保持始终如一的谨慎心态,坚持就是胜利。【12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的经典名句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4.10.22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