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心得之一七六《道德经·第五十七章》(1)

2024-10-12 16:49:24

1】原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2这一段话的意思是:(1)治理一个邦国用正常的方式即可,用兵打仗时应该采取出奇的谋略,而管理天下时则应该采用“无为”的态度。(2)我是怎么知道应该这样去做的呢?我的依据如下:天下的忌讳越多,老百姓就会越贫穷。民间的刀枪武器越多,国家就会越加混乱。人们的奇技淫巧越多,怪事就会出现的越多。珍贵宝物越多,盗贼就会越多。(3)所以,圣人曾经说过:我如果不处心积虑的去刻意做我想做的事,那老百姓就会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发展。我如果心无邪念心平气和,那老百姓就会自己把自己管理的很规矩很正派。我如果不要想入非非无事生非,那老百姓自己就会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使自己富裕起来。我如果什么奢靡的欲望都没有,那老百姓自己也就一定会保持的非常纯朴。2024.10.12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