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心得之一五九《道德经·第五十一章》(3)

2024-10-06 16:28:59

4】关于“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这句话的简单理解就是:“道”和“德”本身是没有思想和感情的,也没有主观能动性一说,所以,说万物尊重“德”和重视“道”的说法只是老子在这里的“比喻”而已。准确的表述应该是,万物尊道和贵德,这是万物的本性,也就是说,这就是万物本来应该有的样子,即“常自然”。没有谁要求或者命令万物去尊重“道”和重视“德”。所谓的万物“遵道而贵德”就是万物“不得不”遵循道和德的法则行事。【5】关于“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这句话是关于“道”和“德”对万物作用的进一步补充。这些补充作用包括:道和德除了为万物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并丰富了万物外,还帮助了万物的生长和养育、并使得万物得到安定生息而日臻成熟、进而使万物得到了滋养并受到了庇护。【6】关于“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段话在《道德经》第十章中一字不差的出现过。这两章重复出现的这十六个字明确指出了“玄德”的特点,这就是:养育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了万物而不自恃有功;滋养了万物而不主宰他们。【7】需要说明的是,第十章有“生之,畜之”的提法,本章则是“故道生之,德畜之”的说法。字面的意思看上去十分接近,但是,两篇文章说的完全不是一回事。第十章通篇针对的是“圣人”,讲的是掌握了“道”的“圣人”帮助万物(人)生长、帮助养育万物(人)的道理。而本章通篇针对的是“道”和“德”,讲的则是“道和德”本身可使万物生长、可使万物丰富的道理。2024.10.6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