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4251】关于《难经·刺法·七十九难》

2023-12-15 09:55:12

薰医草【4251】关于《难经·刺法·七十九难》

 1】原文:“七十九难曰:经言迎而夺之,安得无虚?随而济之,安得无实?虚之与实,若得若失;实之与虚,若有若无。何谓也?然: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假令心病泻手心主俞,是谓迎而夺之者也,补手心主井,是谓随而济之者也。所谓实之与虚者,牢濡之意也。气来实牢者为得,濡虚者为失,故曰若得若失也。”2】先对这一段文字做一个简要的解释。(1)第七十九问:《内经》中说,迎着经气逆向针刺的手法是泻法,运用泻法针刺的时候怎么可能会使身体不虚呢?随着经气顺向针刺的手法是补法,运用补法针刺的时候怎么可能会使身体不补呢?虚证的时候用补法进行针刺,此时的医者指下会有一种得到了什么但又好像又失去了什么的感觉。实证的时候用泻法进行针刺,此时的医者指下会有某一种感觉但又好像什么也没有的感觉。这是什么道理呢?(2)答:当用迎面针刺的泻法时,主要泻的对象是“其子之邪”。当用尾随针刺的补法时,主要补的对象是“其母之虚”。比如治疗心脏病的时候,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的输穴大陵穴,就是迎着经气流注的方向逆向针刺,目的就是为了“泻”。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的井穴中冲穴,就是随着经气流注的方向顺向针刺,目的就是为了“补”。所谓的实证和虚证被针刺以后的情况,则是针对针刺者指下的“紧实感”或“虚软感”来说的。针刺以后感觉到有气过来并有紧实感的叫“得气”;针刺以后感觉到气慢慢散去并有一种虚软感觉的叫“失气”。这就是上面所说的“若得若失”的那种感觉。2023.12.15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