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4042】关于《难经·论脉·十二难》(下)

2023-10-03 10:38:39

薰医草【4042】关于《难经·论脉·十二难》(下)

 对这一段文字做一个简单的说明。【1】《难经·十二难》的主要结论是:医生必须准确判断出肝、心、肺、肾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否则就会误人生命。【2】本篇讲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心肺之气属阳、主外;肝肾之气属阴、主内。作为一名医生,必须对这四个脏器的功能和属性有深刻的认识、并对其证候表现了如指掌。【3】本篇对标的是《黄帝内经》里《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中的相关内容。《九针十二原》中的一段原文是:“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这段话的意思是:(1)凡要进行针刺,之前都要进行脉诊。根据脉气的正邪虚实情况,确定治疗的原则和方法。(2)如果内在的五脏之气已经虚竭,但是针刺的时候反而去补外在的阳经,这种做法的后果就会引来“重竭”,即越是补阳越是会导致阴虚。五脏脏气重竭的病人必死无疑,不过死前的表现却是比较安静的。(3)针刺治疗后出现这样的后果,是因为违反了脉气的运行规律,误刺了腋下和胸前的穴位导致阴气虚竭所致。(4)如果内在的五脏之气表现出来的是外经虚绝(也就是阳经虚衰),但是针刺的时候反而去补内在的阴经,这种做法的后果就会引来“逆厥”,即越是补阴就越是会导致阳虚。逆厥的病人也是必死无疑,不过死前的表现是言行烦躁。(5)针刺治疗后出现这样的后果,是误刺了四肢末端的穴位导致阳气衰竭所致。【4】可见,《难经》的“十二难”主要是对《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这段话的解释。2023.10.3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