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4023】关于《难经·论脉·三难》(上)
2023-09-27 15:08:24
薰医草【4023】关于《难经·论脉·三难》(上)
【1】原文:“三难曰: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关之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故曰覆溢,是其真脏之脉,人不病而死也。”。【2】先对这一段文字做一个简要的解释。(1)《难经》关于脉学的第三个问题是;脉象有的博动的太过、有的又搏动的不及;有时阴阳相乘、有时覆有时溢、有时关有时格,这些都是什么意思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2)答:关部到鱼际部位叫“关之前”,这个部位脉象属阳,主要反映的是阳气的搏动。在这“九分”的位置表现出来的正常脉象应该是“浮脉”。但是,如果这个“浮脉”超过了九分的长度,那就叫做“太过”;如果这个“浮脉”短于九分的长度,那就叫“不及”。(3)如果本该属于尺部的脉象越多关部上冲至鱼际,那就叫“溢脉”。这个时候尺部阴气太盛,把阳气格拒在关部的上端,阳气过不来,所以叫“外关内格”,也就是阴气占了阳脉的位置,这属于“阴乘之脉”。(4)在关部后面的尺部,属于尺脉搏动的范围。正常的脉象在一寸处的表现应该是“沉脉”。如果这个“沉脉”超过了一寸的长度,那就叫做“太过”;如果这个“沉脉”短于一寸的长度,那就叫“不及”。(5)如果本该属于寸部的脉象越过关部向下侵入至尺部,那就叫“覆脉”。这个时候寸部阳气太旺,把阴气格局在关部的下端,阴气过不来,所以叫做“内关外格”,也就是阳气占了阴脉的位置,这属于“阳乘之脉”。(6)这就是说,无论是阳气占据阴脉的“覆脉”,还是阴气占据阳气的“溢脉”,都属于是阴阳之气相互格拒的“真脏之脉”。遇到这样的脉象,都是一种病情危重的信号。即使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一旦遇到此类脉象,也可以认定为是一种“死症”了。2023.9.27
薰医草【4023】关于《难经·论脉·三难》(上)
薰医草【4023】关于《难经·论脉·三难》(上)
【1】原文:“三难曰: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关之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故曰覆溢,是其真脏之脉,人不病而死也。”。【2】先对这一段文字做一个简要的解释。(1)《难经》关于脉学的第三个问题是;脉象有的博动的太过、有的又搏动的不及;有时阴阳相乘、有时覆有时溢、有时关有时格,这些都是什么意思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2)答:关部到鱼际部位叫“关之前”,这个部位脉象属阳,主要反映的是阳气的搏动。在这“九分”的位置表现出来的正常脉象应该是“浮脉”。但是,如果这个“浮脉”超过了九分的长度,那就叫做“太过”;如果这个“浮脉”短于九分的长度,那就叫“不及”。(3)如果本该属于尺部的脉象越多关部上冲至鱼际,那就叫“溢脉”。这个时候尺部阴气太盛,把阳气格拒在关部的上端,阳气过不来,所以叫“外关内格”,也就是阴气占了阳脉的位置,这属于“阴乘之脉”。(4)在关部后面的尺部,属于尺脉搏动的范围。正常的脉象在一寸处的表现应该是“沉脉”。如果这个“沉脉”超过了一寸的长度,那就叫做“太过”;如果这个“沉脉”短于一寸的长度,那就叫“不及”。(5)如果本该属于寸部的脉象越过关部向下侵入至尺部,那就叫“覆脉”。这个时候寸部阳气太旺,把阴气格局在关部的下端,阴气过不来,所以叫做“内关外格”,也就是阳气占了阴脉的位置,这属于“阳乘之脉”。(6)这就是说,无论是阳气占据阴脉的“覆脉”,还是阴气占据阳气的“溢脉”,都属于是阴阳之气相互格拒的“真脏之脉”。遇到这样的脉象,都是一种病情危重的信号。即使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一旦遇到此类脉象,也可以认定为是一种“死症”了。2023.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