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658】《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之五十三。
2023-05-02 11:00:04
薰医草【3658】《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之五十三。
【1】原文:“帝曰:脉从而病反者,其诊何如?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2】黄帝接着又问道:如果碰到脉象和病证不一致的时候,那应该怎么样去诊断呢?岐伯回答说:脉象的出现和疾病的症状是相从、一致的,这叫“脉至而从”。但比如,当阳病见到了阳脉本来以为是一致的,但是,再重按的时候,却又感觉不到脉搏的鼓动了,这其实就是脉证不符的表现。阳证出现这类相反的脉象表现,就都会出现“按之不鼓”的情况。【3】原文:“帝曰:诸阴之反,其脉何如?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鼓甚而盛也。”。【4】黄帝接着又问道:那和阴证相反的脉象,又会是什么情况呢?岐伯回答说:脉象的出现和疾病的症状是相从、一致的,这叫“脉至而从”。但比如,如果判断是阴病,但在按脉的过程中,感觉到脉搏是鼓动、有力并且是强盛的时候,这就说明是阳脉、实脉而不是阴脉和虚脉。【5】原文:“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6】岐伯接着说:因此说,所有疾病的发生都有它的起因,有的是出自于六气这个“本”、有的出自于“六经”这个标、有的出自于非本非标的中气。有的疾病通过治本就可以治愈、有的疾病通过治标才能治愈、也有的疾病要通过治中气才能治愈、还有要通过既治本又治标同时进行才能治愈;更有的是要通过逆治法才能治愈、也有要通过从治法进行治愈的。2023.4.26
薰医草【3658】《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之五十三。
薰医草【3658】《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之五十三。
【1】原文:“帝曰:脉从而病反者,其诊何如?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2】黄帝接着又问道:如果碰到脉象和病证不一致的时候,那应该怎么样去诊断呢?岐伯回答说:脉象的出现和疾病的症状是相从、一致的,这叫“脉至而从”。但比如,当阳病见到了阳脉本来以为是一致的,但是,再重按的时候,却又感觉不到脉搏的鼓动了,这其实就是脉证不符的表现。阳证出现这类相反的脉象表现,就都会出现“按之不鼓”的情况。【3】原文:“帝曰:诸阴之反,其脉何如?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鼓甚而盛也。”。【4】黄帝接着又问道:那和阴证相反的脉象,又会是什么情况呢?岐伯回答说:脉象的出现和疾病的症状是相从、一致的,这叫“脉至而从”。但比如,如果判断是阴病,但在按脉的过程中,感觉到脉搏是鼓动、有力并且是强盛的时候,这就说明是阳脉、实脉而不是阴脉和虚脉。【5】原文:“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6】岐伯接着说:因此说,所有疾病的发生都有它的起因,有的是出自于六气这个“本”、有的出自于“六经”这个标、有的出自于非本非标的中气。有的疾病通过治本就可以治愈、有的疾病通过治标才能治愈、也有的疾病要通过治中气才能治愈、还有要通过既治本又治标同时进行才能治愈;更有的是要通过逆治法才能治愈、也有要通过从治法进行治愈的。202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