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2960】《灵枢·终始第九》之十一。

2022-09-27 10:31:11

薰医草【2960】《灵枢·终始第九》之十一。【1】原文:“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 。【2】这一段翻译过来的意思是:(1)遇到阴经的邪气盛而阳经的正气虚的情况,一定要先去补阳经的正气、然后再去泄阴经的邪气,用这种方法来进行调理使之阴阳和合。(2)当遇到阴经的正气虚而阳经的邪气盛的情况,一定要先补阴经的正气、然后再泄阳经的邪气,用这种方法来进行调理使之阴阳和合。【3】原文:“三脉动于足大趾之间,必审其实虚,虚而泻之,是谓重虚,重虚病益甚。凡刺此者,以指按之,脉动而实且疾者则泻之,虚而徐者则补之。反此者,病益甚。其动也,阳明在上,厥阴在中,少阴在下。”。【4】这一段翻译过来的意思是:(1)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这三条经脉的变化都可以从足大趾周围的动脉处找到感觉,所以,观察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审察清楚这三条经脉是虚证还是实证。如果本来是虚证却又误用了泻法,那就等于加重了虚证的病情,成为了所说的“重虚”。重虚之病,意思就是病情越发严重了。(2)所以,但凡针刺这三条经脉时,一定要先用手指切按这里的动脉。如果动脉搏动的又坚实又疾速,就应该用泻法。如果动脉搏动的又虚弱又缓慢,就应该用补法。但如果使用了相反的方法,即该泄的时候用了补法、该补的时候用了泻法,那病情一定会加重。(3)这三条经脉搏动的部位是不一样的:足阳明胃经在脚背的上部、足厥阴肝经在脚背的中部、足少阴肾经在脚背的下部。20220924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