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2892】《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之一。
2022-09-08 14:56:18
薰医草【2892】《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之一。【1】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虎年第七十四篇,也就是我们所学《内经》的第108篇。【2】本篇主要讲的是人体之液的五种形态。自古以来,对于本篇的这五种形态就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是,五液为“汗、溺、唾、泪、水”,还有一种解释是“汗、溺、唾、泪、髓”。我的理解是,这两个观点都有道理,这是因为文章本身给出了很模糊的说明所致。在第一段的黄帝问题中,黄帝问的就是“汗、溺、唾、泪、水”这五液,而在岐伯随后的解答中,除了解释这“五液”外,又多解释了“骨髓”和“脑髓”的内容。这就给后来《内经》研究者们带来了争论的话题。以我作为一个外行的理解,从逻辑上讲,应该是以问的问题为主,所以,我更倾向于针对黄帝的问题而说的“汗、溺、唾、泪、水”这五液。【3】所以,我觉得,本篇讨论的是汗、溺、唾、泪、水这五液的通道不畅、“癃闭不通”的问题。本篇是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全篇500字左右。下面一段一段来学习。先看第一段。【4】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愿闻其道。【5】这一段对话的意思是,黄帝问岐伯说:人们吃的饮食物入口以后进入到了肠胃,之后,又生化成五种津液:(1)如果天气寒凉衣着单薄的话,这些津液就会化作尿液和气;(2)如果天气炎热衣着厚实的话,这些津液就会化为汗液;(3)如果悲痛加哀伤,两气相合就使得这些津液化而成为泪液。(4)如果中焦有热、胃气弛缓,就会将这些津液化生为唾液。(5)如果是邪气侵入进了体内,气道就会闭塞而不能正常运行,气不运行就会导致水气无法宣散而成为“水胀病”。关于这些,我还是懂得的。但是,这些机理是怎么样行成的我并知道,我就是想知道一下这方面的知识。2022/9/7
薰医草【2892】《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之一。
薰医草【2892】《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之一。【1】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虎年第七十四篇,也就是我们所学《内经》的第108篇。【2】本篇主要讲的是人体之液的五种形态。自古以来,对于本篇的这五种形态就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是,五液为“汗、溺、唾、泪、水”,还有一种解释是“汗、溺、唾、泪、髓”。我的理解是,这两个观点都有道理,这是因为文章本身给出了很模糊的说明所致。在第一段的黄帝问题中,黄帝问的就是“汗、溺、唾、泪、水”这五液,而在岐伯随后的解答中,除了解释这“五液”外,又多解释了“骨髓”和“脑髓”的内容。这就给后来《内经》研究者们带来了争论的话题。以我作为一个外行的理解,从逻辑上讲,应该是以问的问题为主,所以,我更倾向于针对黄帝的问题而说的“汗、溺、唾、泪、水”这五液。【3】所以,我觉得,本篇讨论的是汗、溺、唾、泪、水这五液的通道不畅、“癃闭不通”的问题。本篇是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全篇500字左右。下面一段一段来学习。先看第一段。【4】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愿闻其道。【5】这一段对话的意思是,黄帝问岐伯说:人们吃的饮食物入口以后进入到了肠胃,之后,又生化成五种津液:(1)如果天气寒凉衣着单薄的话,这些津液就会化作尿液和气;(2)如果天气炎热衣着厚实的话,这些津液就会化为汗液;(3)如果悲痛加哀伤,两气相合就使得这些津液化而成为泪液。(4)如果中焦有热、胃气弛缓,就会将这些津液化生为唾液。(5)如果是邪气侵入进了体内,气道就会闭塞而不能正常运行,气不运行就会导致水气无法宣散而成为“水胀病”。关于这些,我还是懂得的。但是,这些机理是怎么样行成的我并知道,我就是想知道一下这方面的知识。202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