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2842】说一下“痹症”和“痿症”。
2022-08-26 14:13:09
薰医草【2842】说一下“痹症”和“痿症”。【1】痹,主要和肌肉有关。它是因为风寒湿等邪气引起的气血凝滞不行而导致的一种病证。这种病证的症状是:肌肉、筋骨、关节处疼痛、痠楚、麻木、屈伸不利索,甚至关节肿大变形。【2】痿,也是主要和肌肉有关。它主要是因为五脏受热而引发的筋脉失养所导致的一种病证。这种病证的症状是:肢体筋脉弛缓、肌肉软弱无力;严重者肌肉萎缩、更甚者直至瘫痪。【3】不过,古时人们也将“痹”和“痿”混合使用。像《说文解字》中就说:痿,痹也。之所以有如此的认识,是因为古人认为痹病和痿病都和“湿”有关。所以,《说文解字》里面又说:痹,湿病也。【4】不过,通过我们这一段的学习就会发现,在《黄帝内经》中,其实将这两个概念还是分的很清楚的,如在《素问·卷第十二》中,就很明确的分门别类出了《痹论第四十三》和《痿论第四十四》这两篇经文。【5】从这两篇经文中得出的简单结论是:(1)痹病主要是由风寒湿三种邪气侵入人体所引起。痿病则主要是由于五体失养、五脏有热所引起。(2)痹病的主要特点是疼、痛、麻、木。怕冷、怕寒、怕风。遇寒则甚、遇热则缓。痿病的主要特点是肌肉萎缩、筋脉弛缓、痠软无力。(3)痹病久而久之的后期,就会出现肌肉无力的痿病症状。【6】总之,(1)痹病主要是由外邪等外感因素所引起;痿病则除了外感因素外,也会因为情志因素、疲劳过度等因素引起。(2)痹病是从外向内侵入;而痿病则是先有内热,之后向外发展成为“五体痿”。简单来说就是,痹症是由风寒湿三邪所致,痿症是由热邪所致。不过,两者都和“湿”有关。也就是说,寒湿会引起痹症、湿热会引起痿症。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古人才有了痹、痿不分的说法。【完】2022/8/26
薰医草【2842】说一下“痹症”和“痿症”。
薰医草【2842】说一下“痹症”和“痿症”。【1】痹,主要和肌肉有关。它是因为风寒湿等邪气引起的气血凝滞不行而导致的一种病证。这种病证的症状是:肌肉、筋骨、关节处疼痛、痠楚、麻木、屈伸不利索,甚至关节肿大变形。【2】痿,也是主要和肌肉有关。它主要是因为五脏受热而引发的筋脉失养所导致的一种病证。这种病证的症状是:肢体筋脉弛缓、肌肉软弱无力;严重者肌肉萎缩、更甚者直至瘫痪。【3】不过,古时人们也将“痹”和“痿”混合使用。像《说文解字》中就说:痿,痹也。之所以有如此的认识,是因为古人认为痹病和痿病都和“湿”有关。所以,《说文解字》里面又说:痹,湿病也。【4】不过,通过我们这一段的学习就会发现,在《黄帝内经》中,其实将这两个概念还是分的很清楚的,如在《素问·卷第十二》中,就很明确的分门别类出了《痹论第四十三》和《痿论第四十四》这两篇经文。【5】从这两篇经文中得出的简单结论是:(1)痹病主要是由风寒湿三种邪气侵入人体所引起。痿病则主要是由于五体失养、五脏有热所引起。(2)痹病的主要特点是疼、痛、麻、木。怕冷、怕寒、怕风。遇寒则甚、遇热则缓。痿病的主要特点是肌肉萎缩、筋脉弛缓、痠软无力。(3)痹病久而久之的后期,就会出现肌肉无力的痿病症状。【6】总之,(1)痹病主要是由外邪等外感因素所引起;痿病则除了外感因素外,也会因为情志因素、疲劳过度等因素引起。(2)痹病是从外向内侵入;而痿病则是先有内热,之后向外发展成为“五体痿”。简单来说就是,痹症是由风寒湿三邪所致,痿症是由热邪所致。不过,两者都和“湿”有关。也就是说,寒湿会引起痹症、湿热会引起痿症。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古人才有了痹、痿不分的说法。【完】202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