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2803】《灵枢·厥病第二十四》之四。
2022-08-17 15:28:22
薰医草【2803】《灵枢·厥病第二十四》之四。这一段主要讲的是“厥心痛”的种种表现及其诊治方法。【1】原文:“厥心痛,与背相控,善瘈,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先取京骨、昆仑,发狂不已,取然谷。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大白。厥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溪。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间、太冲。厥心痛,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肺心痛也,取之鱼际、太渊。”。【2】这一段翻译过来的意思是:(1)厥心痛,即五脏之气上逆引起的心痛病。这种心痛病如果表现为背部也被牵引作痛、拘急抽搐的症状,这就好像从背后戳及心脏一样,以至于出现弯腰驼背的样子。这种由于和肾经肾气相关的邪气犯心而引起心痛的疾病叫做“肾心痛”。诊治这种疾病是应该先取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京骨穴和昆仑穴。如果针刺后仍然疼痛不止,那就再针刺足少阴肾经上的然谷穴。(2)如果厥心痛表现为腹胸胀满、心尤其疼痛,这种由于和胃经胃气相关的邪气犯心而引起心痛的疾病叫做“胃心痛”。诊治这种疾病应该针刺足太阴脾经上的大都穴和大白穴。(3)如果厥心痛表现为有如锥子扎心一样的剧痛,这种由于和脾经脾气相关的邪气犯心而引起心痛的疾病叫做“脾心痛”。诊治这种疾病应该足少阴肾经上的然谷穴和太溪穴。(4)如果厥心痛表现为面色苍白如死人一样、又整日不能尽情的呼吸,这种由于和肝经肝气相关的邪气犯心而引起心痛的疾病叫做“肝心痛”。诊治这种疾病应该足厥阴肝经上的行间穴和太冲穴。(5)如果厥心痛表现为坐卧居家休息时,疼痛减轻;稍一活动疼痛就会加重、但面色不变的症状,这种由于和肺经肺气相关的邪气犯心而引起心痛的疾病叫做“肺心痛”。诊治这种疾病应该针刺手太阴肺经上的鱼际穴和太渊穴。2022/8/17
薰医草【2803】《灵枢·厥病第二十四》之四。
薰医草【2803】《灵枢·厥病第二十四》之四。这一段主要讲的是“厥心痛”的种种表现及其诊治方法。【1】原文:“厥心痛,与背相控,善瘈,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先取京骨、昆仑,发狂不已,取然谷。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大白。厥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溪。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间、太冲。厥心痛,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肺心痛也,取之鱼际、太渊。”。【2】这一段翻译过来的意思是:(1)厥心痛,即五脏之气上逆引起的心痛病。这种心痛病如果表现为背部也被牵引作痛、拘急抽搐的症状,这就好像从背后戳及心脏一样,以至于出现弯腰驼背的样子。这种由于和肾经肾气相关的邪气犯心而引起心痛的疾病叫做“肾心痛”。诊治这种疾病是应该先取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京骨穴和昆仑穴。如果针刺后仍然疼痛不止,那就再针刺足少阴肾经上的然谷穴。(2)如果厥心痛表现为腹胸胀满、心尤其疼痛,这种由于和胃经胃气相关的邪气犯心而引起心痛的疾病叫做“胃心痛”。诊治这种疾病应该针刺足太阴脾经上的大都穴和大白穴。(3)如果厥心痛表现为有如锥子扎心一样的剧痛,这种由于和脾经脾气相关的邪气犯心而引起心痛的疾病叫做“脾心痛”。诊治这种疾病应该足少阴肾经上的然谷穴和太溪穴。(4)如果厥心痛表现为面色苍白如死人一样、又整日不能尽情的呼吸,这种由于和肝经肝气相关的邪气犯心而引起心痛的疾病叫做“肝心痛”。诊治这种疾病应该足厥阴肝经上的行间穴和太冲穴。(5)如果厥心痛表现为坐卧居家休息时,疼痛减轻;稍一活动疼痛就会加重、但面色不变的症状,这种由于和肺经肺气相关的邪气犯心而引起心痛的疾病叫做“肺心痛”。诊治这种疾病应该针刺手太阴肺经上的鱼际穴和太渊穴。2022/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