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89
说起评职称,晋升涨工资,很多老师都如数家珍,不管是情愿的,不情愿的,高兴的,不高兴,吐槽的,还是愤恨的,都有自己的一大箩筐苦水要倾诉。有关评职称的奇葩说,可以组个“精彩节目”了,收视率绝对不低!面对职称晋升这个话题,我们没有一个老师能从职业生涯里,绕开它的,与我们息息相关!
在我们的身边,很多老师都在口口相传关于评职称晋升涨工资的一件事,在我看来就是纯粹“吐槽”,话说:评啥职称,多活几年就赚回来了!事情果真像大家这样想象的吗?说这话的人,他们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呢?我个人认为也许是未得到职称晋升的那一部分老师,安慰自己的“暖心”话,也许是已经晋升过职称的老师,用来劝慰未评过职称的老师们。不管出于谁之口,我都觉得很奇葩,不靠谱,因为职称晋升过不过去,都与多活几年就能挣回来这话,毫无关系,这件事从头至尾都是很尴尬的,属于奇葩事件无疑了!
职称和寿命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们是各自独立的。如果照这样说下去,我想问问说这话的老师,如果职称评到高级,甚至是正高级,肯定拿的工资是超过中级职称很多的。他们是这样算的,假如同一类人群,一个人未评上职称,和评上职称的一起退休,多活了几年,肯定到时候多活几年的确能挣回因未晋升职称失去的那些钱,当然往往事情也不是绝对的,假如反过来了呢?未评上职称的先行离去,评上职称的工资是不是拿的更多?赚的更多?可见,评不评得上职称,真的与命无关,与多活几年少活几年无关,与心态有关,假如很在意这个东西,我想还是尽力评上,否则就会留有遗憾!
对于评职称这件事,很多老师都属于评选困难户,我也不例外!真正幸运的能有几人呢?众所周知,每评一次职称,晋升一次工资档位,不但需要我们教师实打实地去干好本职工作,而且还要人前人后全方位地去“努力”去“周旋”,以满足那些评职加分需要的“条件”。现如今,我听说在我们身边,一些年轻教师想当班主任,都很难,都需要经过开会研究才行。大家都知道,有些职称评审的条件,需要有班主任工作经历,大家都在评职称,都需要班主任工作经历,这个时候当一名“最苦最累”班主任反而吃香了,所以,想当班主任也得上会“讨论研究”了,教育时代有时候演变的就是这么奇葩,不是吗?对于公开课,我也想再次强调一下,因为职称晋升时,需要我们教师有公开课经历,这个时候公开课经历切记不能作假,造假材料是违规的,被人举报是一票否决的!所以,现在承担一次校内公开课或者镇级公开课,都成了“香饽饽”了。以前大家都不愿意干的班主任工作和承担公开课任务,为了评职称的需要,我们的老师都争着抢着来进行“自找苦吃”,这不是很奇葩吗?但是也反应一个问题,的确,评职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家认同吗?就像有人说的那样:评职称这里面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太多弯弯绕绕。既需要有真才实学埋头苦干,还需要懂人情世故剑走偏锋,绝对不只是每天上几节课那么简单。所以,愿不愿意评职称,去晋升涨工资,得看我们个人的意愿,我们的人生值不值得?愿不愿意才是王道!
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我们对自己的职业追求莫过于平平安安做好眼前的工作,能晋升个职称涨点工资,固然是好事情,不会刻意去追寻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舒适愉快的度过每一个人生阶段,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不是吗?当然,有机会的时候,我们要把握住,毕竟机会不是天天有,也不能机会多,自己不珍惜而错失,这都是得不偿失的。我个人观点是,有精力,自己又愿意花时间去奋斗的老师们,一定要努力积攒条件,争取评过去拿到高工资。如果精力不够,想过的通透潇洒随性点的老师,可以不为这“五斗米折腰”,尽情去享受属于自己的教育生活,也是可以的。人的追求不一样,结果自然也不一样,所以与其劳心劳肺去折寿,不如踏踏实实过日子,多好!愿意不愿意去评职称,没有一个固定答案,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心态!在我们身边,有些人真的就是做事干练,世故通达,在官场“如鱼得水”,评职称也能“如愿以偿”,这样开挂的教育人生,大家都想拥有,但是毕竟付出和回报都需要各种因素的“机缘巧合”,不是吗?
对于这种“多活几年啥都有了”的奇葩说辞,我还是不完全赞成的。我们的命不能和这个挂钩,谁都不能主宰自己活多大年纪,但是我们可以主宰我们自己的人生路,教育路,不是吗?努力就有回报,那是劝慰人们不应该浪费时间和精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真的是有付出就有等价的回报吗?我们可不是三岁孩子了,即便奋斗了半生,努力了一世,最后没有如愿,也不要灰心丧气,生活最懂人心,时间最不欺瞒人生,坦然面对,放下思想上的“包袱”,也是处世之道!
加油,我的朋友们,一起努力,一起进步,哪怕最终的结果不是我们想要的,最起码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心修炼成,百折不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