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关职称晋升的奇葩事件

(2024-04-01 23:21:16)
     2024.78

      今天浏览新闻的时候,看到一个公众号文章,里面这样说:一个县城教师把自己的所有荣誉证书全部烧掉,发誓以后不评职称了,就让二级教师陪他自己走完教育生涯。该作者说这位县城教师在说谎,什么原因呢?

       接着他的文章,如是说:不知道这位一把火烧掉自己荣誉证书的县城老师到底经历了什么,但是几个细节暴露了您很可能在说谎。第一,您烧掉的都是之前在另一所高中学校担当老师时获得的荣誉证书;第二,被烧掉的荣誉证书大多是校级的;第三、被烧掉的证书大多最晚年份是2016年的;之前工作过学校的荣誉证书在新单位晋升职称评比时往往是不予承认的,另外校级证书对于晋升职称也没有什么用处(虽然校级证书含金量大),晋升职称只需要近5年的业绩就可以了,但是近5年的证书一个没有。虽然您口口声声说自己看透了,说自己以后只干三件事:好好上课;写好文章;带好儿子,但是这几个细节恰巧说明您很在意。作为一个粉丝超10万的自媒体作者,您应该知道您火烧证书意味着什么?那1000多条评论、点赞和粉丝的增长量可能就是答案。希望您是真的大彻大悟了,不再被职称所困扰,也希望是我多疑了,最后用一条网友的评论结束本文:有10万粉了,确实也不用再想啥职称的事了,好好做自媒体,一样的。从这篇文章里我们可以窥探到一些东西,的确让人很无语,奇葩事件无疑了,网上自媒体时代,什么样的人都有,但是奇葩事件背后的故事,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在上演。提起晋升职称这个梗,我们每一个人都各有各的苦!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也是教育同行,可以说我们每一个经历过职称晋升的教师,心里都一样,同情又不甘。我们先不去质疑这个事情的真伪,或者说这位教师他究竟是为了什么?但是有一点,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就是职称晋升的心力交瘁。依稀记得,四年前,我在准备高级教师材料时的那种无助和绝望,今天想来都不寒而栗!想放弃又不心有不甘,不放弃吧,又无人帮助,有能力帮助你的,不一定真的能帮到我们自己,毕竟关系也没好到那个程度,另外真心想帮助的吧,啥也不会,也只能跟着干着急,那种坐立不安,无头苍蝇的感觉,现在仍历历在目。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一天准备的东西少之又少,有些东西根本无从下手,直至深夜,有一晚到了凌晨三点多,不是没有困意,而是迷茫,焦虑感、压力感、甚至是无力感倍增,情绪失控了!那种难,是刻骨铭心,是锥心之痛!别人只看到结果,不问过程,别人眼中的羡慕,殊不知是我们背负了很多很多他人未尝过得苦,换来的。这种职称晋升的“绝望”,很多人不想再经历了,我们是感同身受的。当有人问我,这么年轻,继续努力,评个正高级教师啊!我知道这里面多少有点“嫉妒”,也有点“嘲讽”,但更多的是我自己对职称晋升的望而却步!

       记得2022年的时候,我去参加了镇级比赛,选拔推荐到县级遴选教坛新星的比赛,对于我这样的资历和已经拥有的高级职称,还去和年轻人一起比赛,争夺名额。当时很多人就问我,是不是想为评正高级教师做准备的,来抢年轻人的名额,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因为当时,我们学校里对于比赛这个氛围感不强,能比赛的老师不是休产假就是人才引进回老家了,所以出现了断层,我也是为了能刺激新教师和不愿意尝试参加比赛的老师,给他们引领示范,我才报名参加的。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能让我自己学校的老师,通过参与比赛取得评职称需要的奖项,因为这些优质课比赛的奖项也好,教坛新星的比赛也好,都是为了佐证我们的教学成果的,自己不努力,谁也帮不了这个忙!此外,我也有私心,我虽然已经是高级教师了,但是我对于自己的教学还不够满意,也想通过比赛,来证明我还没有躺平,还想继续能在教学上有所突破,仅此而已!正因为这样的举动,在外人看来,我是觊觎职称晋升的,可能在他们眼里我是个狂妄自大的人,还想着去晋级正高级教师,不可思议,或者说不自量力。我根本不在乎,我只在乎我学校的老师,他们在不在乎加强自身的专业成长,我也只在乎我自己和昨天的自己相比,我进步了吗?只要不躺平不摆烂就好!职称晋升不晋升,是伴随我们教师职业生涯的一次次选择,但是我始终认为只要我们努力着,时刻准备着,一旦逮住机会,还怕职称晋升无望吗?摆正心态,有机会就努力加着油,没有机会就等着时刻蓄着力,选择大于等待吧!

     今天浏览这个文章后,感觉的确属于奇葩,所以说了一些该说的,不该说的。但是,我的朋友们,只要我们有一颗不断向前发展的心,职称晋升就是生活里的糖,加点我们开心,它替代不了空气,所以我们需要的是空气,而不是那少量的“糖”,不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