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不辍前行——工作室第三年年终总结(蒋菲菲)
(2023-10-04 10:36:43)分类: 计划总结 |
不忘初心 不辍前行
金秋十月,回望在工作室的学习生活,已满三年,回望三年的学习与实践,我坚信着自己的选择,庆幸着自己的坚持,坚定着前行的脚步。
这一年工作室组织了二十一次教研活动,我除了因为疫情隔离错过一次交流研讨,二十次教研活动从未缺席。这二十一次教研中包含七次研讨交流,十二节研究课的听评课以及十六节讲座,学习的核心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与实践,有“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例研究”的课题研讨及设计重构等。除了参加工作室的学习,这一年给自己安排的阅读依然侧重于专业阅读,有王荣生教授的《实用文教学教什么》,有徐杰老师主编的《名著导读教学参考书》等,阅读量不大,但收获不小。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问世,对于一线语文教师而言,读一遍容易,但是对于其中的“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大单元”“学习情境”“学习活动”“教学评一体化”这些术语的理解与吸收,却不那么容易。通过专题讲座《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实施》,我了解了大单元是要变以往的内容单元为任务单元,以任务整合主题内容、学习情境、学习方法等多种元素,设计单元学习,而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是以核心素养为纲,以学习为主线,以生活为基础,设计的路径是以主题为引领,以任务为载体,从而设计连贯的有逻辑的学习活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的主题讲座,让我清晰地看到以任务群统领,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来推动学习,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还挖掘了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习得方法,达成任务,提升素养。
任何一种理论的习得与运用之间总会隔着一段距离,缩短距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理论指导实践,于是有了对于《卖油翁》的新版设计,虽然不是立足“大单元”,却是基于“一堂语文课”的学习活动。我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讲故事”情境贯穿整堂课,第一个活动重在落实文言字词,把故事讲对;第二个活动重在分析人物心理,补充细节,把故事讲精彩;第三个活动重在读懂故事背后的哲理,补充一句启示。三个学习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铺垫,学生也在层层闯关中提升了核心素养。教授自读课《带上她的眼睛》,我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科幻电影拍摄为学习情境,先让学生以吸引优质演员为目的,向演员介绍剧本内容;再用选择合适演员为契机,分析女主人物形象;又用摄影师不清楚哪些地方要用特写镜头为由,引导学生关注伏笔……一个个鲜活的学习活动,确实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一堂课,一篇课文的教学实践只是我在语文教学道路上前行的一小步,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目前只尝试了八年级上册五单元,虽还未授课,学习情境已从初稿的拍摄一组“家乡文化探究”的纪录片,改为学校要举办一个校内游学活动,在校园文化角布置一个传承“家乡文化”的小型博物馆,现向全校中小学生征集讲解员,又变更为以纸上博物馆传承“家乡文化”,向全校中小学生征集文稿。不变的是单元主题与核心任务,变更的学习情境是为了追求情境的真实性、可操作性。因为只有真实适切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任务的驱动下开展学习活动,才不会让学习活动流于形式,才能有效提升语文的核心素养。关于“大单元”教学,目前拥护者有之,批评者亦有,无论选择单篇教学还是大单元教学,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至于哪种教学方式更有效,与其争辩,不如实践。虽然目前我基于“大单元”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还有待继续打磨后践行,但是只要向着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正确方向不辍前行,我坚信,我一定能走出属于我的语文教学之路。
语文教学绝不是语文教师仅靠一本教材加一本教辅就能达成的,语文教师需要读书,语文教师更应该读书。以名著阅读为例,过去昆明的语文中考名著阅读是六分,今年开始,云南省语文中考,名著阅读只有四分了,可是学生每学期需要读完,读懂甚至读细两篇必读名著,才能有把握在这个板块拿满分。七八年级还好开展阅读课,可升上九年级,在普遍追赶教学进度的环境下,阅读课只能被牺牲了。总复习环节,能留给名著阅读的时间也在不断被挤占,身边也不乏老师直接放弃这个板块。如果说过去的我将名著阅读板块解读为耗时耗力才追几分,难见成效,在读过徐杰老师主编的《名著导读教学参考书》后,我发现,对于名著阅读的好处不应粗浅的理解成提升六分或四分,而是整体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阅读课绝不能因为课时不足或这个板块分低而被牺牲,可根据学情制作任务单,学生阅读后完成闯关任务,从而达到读懂、读深的目的。学生从一本书的阅读,延伸到一类书的阅读中,一定能有效提升核心素养。静静地读书,适合学生,也适合语文教师。
回顾三年前,初入工作室,那时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快乐、温暖、智慧的语文教师,在一回回的研讨中,从一本本书里,到一堂堂课上,我庆幸自己走过了第一年对自我的怀疑与否定,迈向语文教学的正确道路,踏实地,坚定地向着理想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