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渌水清荷
渌水清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618
  • 关注人气: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鱼与熊掌之间徘徊(张笑予)

(2023-09-25 14:16:14)
标签:

教育

分类: 荷风组

在鱼与熊掌之间徘徊

——听山水游记课堂教学有感

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 张笑予

在两堂截然不同的语文课堂里,除了形式,让我突然变成选择困难症的地方反倒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无论是整合还是单篇,躲不开的第一关必然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完全相同,几乎不可能,似乎也没有必要。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选择,随心处置。

对于每一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是综合考虑的结果。首先是文本,文本最有价值的语文因素是必须要呈现的,无论教师的风格和资历有多少差别。其实是作者,虽然作者不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但作者的创作背景、人生经历等是我们选择内容时必要的参考。再次是学生,虽然总说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但如何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什么为主体?总是会产生疑惑。借用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近发展区,学生的基础应该是教学内容的起点,学生能达到的认知潜能应该是终点,这之间构成最近发展区。设置终点的却不是学生,是我们老师。所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握有最终决定权。

可是每到发现自己拥有决定权的时候,反而踌躇起来。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怕无法把握得很好。想起每次听到优秀的课时,自己总感叹授课老师很厉害,对文本内容极为熟悉。往回追溯,解读文本是正解。还记得有次看王崧舟老师的文章,他说如果没有教参、没有教案集,甚至没有网络,这么极端的情况下,我们教师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独立自主细读文本的功夫。教法如果是方法问题,那么教材就是属于方向问题了。当我对文本拥有足够的敏锐和警觉,有林黛玉进贾府时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那么文本细读的成果就指日可待了。

细读文本,我想应该还是要首先、直接、专注地阅读,就读文本本文。不贪多、不求快。关注文本中的每一句、每一词,甚至是标点符号。同时,虽然“感同身受”很难,但尽可能努力把文本与自己的生命联结起来,去关注文中的情感逻辑,当我们真正沉入文章时,我们或许就会有自己独特的体会。

很惭愧地说,到现在为止,对于每一篇文本教学内容的取舍,还有许多疑惑,还需要继续学习。感谢师父,感谢殷师姐、鹏翔师姐提供的学习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