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元设计的综合性考量

(2023-09-05 15:10:43)
分类: 荷荟组

单元设计的综合性考量

荷荟组 王俨

    今天上午跟随工作室一起来到团结乡民族中学参与送课教研,聆听了团结乡民族中学语文组的八年级下册六单元的综合性授课,受到很多启发和感悟。

    八年级下册六单元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卖炭翁》三首现实主义的诗歌,有很多的相似性,可以利用同一个主题串联起来共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理解诗歌的主旨。

    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教学中要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即一个由文本构成的任务群,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材解读过程,分析不同文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把握整体的规划设计,确定每个单元的教学侧重点,也就是由不同文本的共同点引发的学生需要学习体验并掌握的知识能力,以此作为几片文本串联的线索,形成综合性主题教学的设计,打破了不同文本之间的绝对独立性,加强了不同文本之间的互动性和对话性,也能够让学生在除了单篇的理解和学习之外,有综合性的思考和能力的提升。

    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教学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就如同在听课活动中感受的那样,依据学生实际和学情,设定真实的教学情境,然后将古诗文的诵读训练、诗意理解和知人论世的主旨解读串联起来,带给学生整体性的学习体验,又能够巧妙地整合不同的篇章。

    以八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为例,从文言文到古诗,都遵循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写作主题,那么对于山川风景的描绘就是本单元的内容主题;如何取描绘山川风景就是单元学习的能力主题,可以通过假期旅行的主题情景进行线索串联,将三峡、富春江、承天寺等地点设计成一条风景游览的路线,展开一系列的主题课程,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的过程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感受由古诗文的韵律传达出的古典之美;本单元中朗读教学也可以作为七年级之后的一个重要训练,因为是全部是古诗文构成的单元;同时要关注山川美景在古代文人生活中和精神世界中的地位,通过对比分析,看到不同的问题背后作者不同的情感倾向,通过知人论世的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特别是以陶弘景、吴均、为代表的南朝文人心境,以及苏轼的精神世界等等,都可以在系统性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学活动一一展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