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课标理念下如何驱动学生主动学习昆十四中高新校区董安琪

(2023-06-08 18:02:00)
分类: 荷风组

新课标理念下如何驱动学生主动学习

昆十四中高新校区 董安琪

一、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提出要求,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1.语文课程性质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提升思维,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学生应该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文字,要有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运用语言文字,发展思维、提升思维,形成审美意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这些表述都表明语文课程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2. 语文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理念:“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倡导课堂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学习任务群的设置以及课程内容加强整合性、情境性、实践性都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习,主动实践,从而提升核心素养,同时注重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通过积极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二、“致敬先贤,传承经典——八下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例,分析如何驱动学生主动学习

1. 巧妙的整合形式

本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儒家与道家思想进行比较整合,切入点巧妙,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设置辩论的大情境,驱动能够主动积极思考,完成整个单元的学习。

2. 真实具体的情境设置

这两节课分别设计了两个具体的情境:情景一,富民县永定中学初二年级将要举办以“儒家与道家谁更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为主题的辩论大赛,以邀请函的形式邀请团结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参加,提起了学生对这节课的期待,撬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奋点;情境二,以打开装满文化传承的盲盒为具体情境,贴近学生生活,盲盒是当前学生最感兴趣的形式,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中有效驱动学生主动完成每一个环节的活动。

3. 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

1—4课时学程中设计的活动有:(1)诵读擂台争霸,评选最佳朗读者;(2)开动火车,理文章大意;(3)制作书签,说先贤情怀。学生在“诵读擂台争霸”活动中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大声朗读,多种形式朗读,以“擂台”的形式调动了学生一争高下的学习积极性,在热烈的氛围中把整个单元诗文熟读成诵。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驱动学生主动学习。

在第5课时的学程中:“演绎诗歌,体会情感”这个活动引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把课堂推向高潮,有的小组用方言来演绎,有的小组用表演的形式来演绎,使得书本中的文字变活,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对文本进行演绎,驱动学习主动学习。

4. 有深度的思维活动

在第5课时的学程中:思辨性阅读“任选两篇文章,从论事说理的技巧角度探究选文是如何展现儒道思想的?”“梳理儒道先贤抒发的不同观点,思考儒道思想分别与时代的关系”“联系自身经历,表明立场,说出自己对儒道思想的理解”这些具有思辨性的问题,能够驱动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学生对于具有一定深度思维的问题是感兴趣的,就像迎接一种挑战,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

5. 积极有效的评价方式

在这个课例设计中,在整个学程中,非常注重评价,通过各种有效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在1—4课时的学程中“诵读擂台”,制定评价标准,学生互评,相互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有效激励学生主动站到台上朗读,效果很好。在第5课时的学程中,用拆盲盒的形式奖励学生完成活动,也是一种过程性的评价,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学程中,设置了“单元评价”,有“综合学习评价表”“单元学习自我评价与反思”呈现了评价过程的完整性,学生的学习得到及时的反馈,从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6. 同伴互助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在这两节课中,课堂氛围轻松,在小组合作中,同伴互助,相互鼓励,促进了学习活动的完成。在1—4课时的学程中,小组成员相互鼓励上台朗读,接受挑战,在同伴的相互鼓励下,很多学生能够有勇气站上台去;第5课时的学程中,小组合作完成对古诗文的演绎,在相互帮助,相互启发中,完成了复杂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同伴互助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