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阅读中丰盈》听后感受与思考荷荟组王茜
(2022-12-29 10:36:19)分类: 荷荟组 |
《生命,在阅读中丰盈》
听后感受与思考
周丽蓉老师说:“宽阔的视野如一张网,撒向生命长河最深处,浪漫的情怀是一只桨,撑起课堂这叶小舟,在成长的河流中漫溯;有效的教学是一张帆,扬起生活之趣,扬起触情之景。一路行走、一路收获,基本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得以初步形成”。
周老师所说的基本的阅读能力包括感悟文字温度、力度、深度,领悟人间之情,洞悉人间之理,获得生活的智慧;审美情趣包括用慧眼去发现美,用耳朵去聆听美,用头脑去欣赏、思考美,获得诗意的栖居。在这一点上,我有一些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要有宽阔的视野,要伴浪漫任意溯游,丰富的阅读量是基础。有效的教学就成为群文这一艘大船上的帆,它指引着学生往更深、更细致、更接近生命层次的角度去思考,以此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读经历,延展自己的生命层次。一篇好的文章不一定是黄金屋,但他可以是一列火车,至少带给我们一次奔驰的机会,看看别处的风景。因此,阅读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的最重要一环。
阅读量的积累可以将教学内容广阔化,以课内篇目为抓手,以此整合多篇课外文章,将课内篇目或作品与课外文本结合,无疑可以通过多篇文本承载广阔的人文内容,丰富、充实教学内容。如部编版八下语文教材中编入《背影》一文,这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学生感受与学习朱自清语言特点的绝佳文本,更是学生学习感知亲情与描绘亲情的最佳指引。《背影》这篇文章中朱自清先生以父亲的背影为切入点,以一个典型场景——车站送别为重点,细致描绘父亲的翻月台为我买橘子的动作。以此文为参照,我们可以整合同主题同题材的群文供学生阅读,通过不同篇目的阅读,了解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如《父亲的画面》《指尖的父爱》《打》等文章(篇目来源于学生所用辅导书)。只有理解爱的表达,才能真正读懂爱,读懂亲情,才能表达爱。这或许就是周丽蓉老师所说的“领悟人间之情,洞悉人间之理,获得生活的智慧;审美情趣包括用慧眼去发现美,用耳朵去聆听美,用头脑去欣赏、思考美,获得诗意的栖居”。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思考写作的切入点的选择。《背影》以父亲的一个背影为切入点,《指尖的父爱》以“父亲的手”为线索,串联了“我”整个成长历程,《打》中叙写了父亲三次“打”我的经历,《父亲的画面》则选择了多个:父亲的双腿、父亲的怀抱、父亲讲的枕边故事等。当学生从感悟爱、感悟亲情的角度中转换过来,以理性角度去分析这些文章,他们能够发现:原来写自己的父亲可以写这么多内容,有这么多角度可以找,有这么多瞬间值得回忆和记录。有学生写到了自己父亲手上的老茧,有学生写到了父亲鼻梁上永远低了一点的眼睛和友好探寻的目光。这样的方法当然可以延伸到写其他人物上,写妈妈、奶奶、外婆、爷爷的学生,无疑在自己回顾这些值得珍视的瞬间时收获了亲情的滋养,更是一次生命的丰盈之旅。
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