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真实的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荷荟组李升香

(2022-12-29 10:28:45)
分类: 荷荟组

在真实的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荷荟组 李升香

本周,我们有幸聆听了周丽蓉老师带来的精彩讲座——《生命,在阅读中丰盈——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周老师从读书的意义谈起,与我们分享了她自身的阅读经历以及阅读教学经历,令人受益匪浅。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教什么?”这是我刚站上讲台时时常疑惑的问题。教学经验的欠缺加上语文教学内容的模糊性,让我长期在阅读教学的大门前徘徊迷惘。一开始,我喜欢与学生打成一片,因而教学追求形式活泼、学生喜欢。课上,一会儿给学生放音乐,一会儿组织课堂讨论。这样恍惚过了一学期,我和学生都慢慢发现语文课很活跃但不知道“学”了什么。我又开始转变方向,大量研读知网上的论文期刊,购买专家学者们对于课文和各种文本的解读书籍,将其“迁移”到我的语文课上。每节课我都力求用新颖的解读引导学生,学生好像慢慢地发现了在文字背后的意蕴。但后来,我也发现这样的方式存在着一个极大的弊端:老师的解读再新颖未必是学生需要的,对学生的认知成长未必有帮助。

在周老师的案例分享中,学生结合《林黛玉进贾府》的阅读体验,提出“为什么不描写主角林黛玉的服饰?”这一问题。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很容易被忽略,却最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阅读感受和体验。周老师的这一分享也正解答了我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应该教什么”的困惑。“教”与“学”,“教什么”应该取决于学生需要什么,基于学生的真实问题解决问题。在这其中尊重学生的原初阅读体验尤为重要。原初的阅读体验是学生自主阅读后最早获得的当下感受、领悟和反思,是最为直接真实的不带成见没有受到其他同学和教师干预的自主体验,也就是学生阅读文本后的第一感受。这种体验是难能可贵的,因为每个人的阅读体验,是由他的生活体验、文化修养、思维方式等共同影响的。阅读教学首先应该关注学生对文本的第一时间的阅读感受,以此为出发点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根据学生的体验适时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这样的阅读才是真实的阅读。现在回想起来,我之前的很多课都因忽略了这些宝贵的阅读体验,而错失了教学良机。

当我们找寻到阅读教学的基点之后,“如何教”又成了一大考验。周老师用《岁末共读史铁生》这一案例展示了一节有密度、有深度、有精度的阅读课。同时也让我们看到:语文有丰富的内容可以挖掘,学生可以在文本细读中,理解语言文字的意蕴,理解文本的生成规律,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而提升读写能力。当然,这样的课程需要教师吃透每篇文本,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把握学习价值、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这样方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语文阅读和学生的生命成长密切相关”,从教第四年,周老师的这句话令我茅塞顿开。回顾自己的教学追求,从迎合学生到忽视学生到发现学生,未来我想应该是影响学生。

202212.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