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2022-12-17 12:30:18)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荷芳组 |
2012年12月7日下午,有幸能听周丽蓉老师的线上讲座“生命,在阅读中丰盈——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听过名师的讲座之后,感受最深的就是“反思”两个字,在听讲的过程中,浮现在脑海的多是共鸣,会后细细想来,更多的是收收获、是自省,即是“自我反思”,以下是我肤浅的心得体会:
语文学科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而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在教学中,作为语文老师,又该如何进行阅读教学,从而能够让学生知道阅读的方法,知晓该如何去阅读,在阅读中又能得到精神的熏陶,发挥语文教育的育人作用。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的阅读生命充盈起来,这就对老师提高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丰盈自己的生命,教师要多读书,善于独立的思考,善于探索和实践,才能摸清教育教学规律,帮助孩子有对阅读独特的理解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阅读教学。
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周老师在交流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时,该去怎么引导学生时,周老师列举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的母亲形象的变化,母亲因为儿子的遭遇和自己的疾病而让她前后有了巨大的变化,从一个自尊自爱的少妇变成了一个沉默、坚忍的妇女,同样都是爱,都是对儿子深深的爱,但显然,母亲的变化后,这种爱的格局是不一样的,我们就要去探索这一点,这就是阅读丰盈生命的一种体现。我们在教学学习这篇文章时,对于母亲这个人物的理解时,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人物形象分析,还应该引导学生来分析母亲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所以要让学生学会品读关键的语句,比如说:“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去那小院的那种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还有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了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从从这些描写母亲的细节片段,还有语句中,母亲的一个姿势、一副表情、一份感受、一举手、一投足,无一不折射出她的内心世界,母亲就是这一个到心灵,爱到骨髓,爱到深处的人。
对母子二人来说,儿子的痛苦会分担给母亲,母亲就会加倍的痛苦,看着截肢的儿子,母亲心里甚至要比儿子痛苦万倍,儿子是她的唯一,是他的挚爱,儿子的重要已经远远超过了她的生命,这样的母亲忧心忡忡,心力交瘁,注定活的是最苦最累的,也正是这种艰辛苦累铸就了母亲的伟大和高尚,闪烁出动人的光辉。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这一点,课文的精髓也就领略了,学生也就自然而然明白进行这篇阅读时要学会什么。
短短的学习,使我体会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教育素养,更要有不断学习、多思多想的意识,这才是提高自己的关键。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能够在汲取知识的甘露中,提高自己,走出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