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走向阅读,走向美(民附昆实殷瑞翎)
(2022-12-11 20:29:19)分类: 荷风组 |
在聆听了周丽蓉老师题为《生命,在阅读中丰盈——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的讲座之后,我感触良深。周老师尤其强调了要通过语文教学帮助学生懂得爱与美,进而了解生活的意义,提高生命的厚度。我想,这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了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要素是不谋而合的。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周老师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明确又清晰的路——阅读。
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就是阅读。在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编者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在思想内涵、语言表达、审美情趣等方面各具特色的阅读材料。而学生在面对这些阅读材料时,其实总是或多或少地带着自己的一些简单、朴素地生活经验在解读文本,同作者对话。在这一学生与文本的情感交流过程中,审美体验也就发生了。
因此,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并将文本中的内容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对比与碰撞,以求在阅读的过程中读懂文本、读懂作者、读懂自己。
《老王》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中收录的一篇散文。杨绛先生选取了“我”与老王交往的部分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位贫苦善良、忠厚老实的劳动者形象。但是,在教授这一篇文章时,我发现同学们普遍难以理解老王人性中的高贵之处,调皮的孩子甚至开玩笑说:“这个老王太平凡,没什么好感动的,和我们生活中的许多老王老李也没多大区别。”
我就着学生提到的“平凡”,引导大家再仔细研读文本,关注文本中老王“平凡”的举动——比如课文中提到的送香油、送鸡蛋。我询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过类似的生活体验,大家一下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许多孩子都提到了过年从老家回来后,车里满满当当的蔬菜,爷爷奶奶一个个攒下的鸡蛋……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孩子们认识到了,这些都是平凡人生活中的平凡的细节,但是,这种把自己辛勤得来的物品,自己舍不得享用的东西馈赠给别人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平凡人之间的,很不平凡的感情。
点拨至此,同学们也就明白了,他们心里把平凡与不平凡真正地联系在了一起。而我想,这样的认识,早已突破了对文本本身的解读,他们更在这样的阅读交流体验中,认识到了生活当中的,普通人借助物品传递时所表现出来的,无私善良的人性的美好。
阅读的起点,或许就是生活;而阅读所向之处,是美,也是生活。正如周老师所言,“愿我们的生命,因阅读而丰富,因思考而有意义,因语文而美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将努力带领着我的学生们,从生活,走向阅读,走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