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有效教学新路径——方睿名师工作室小组活动心得
(2022-11-22 10:49:52)分类: 荷荟组 |
“教学评一体化”
——方睿名师工作室小组活动心得
2022年11月9日下午,我们方睿名师工作室李蓉老师小组,有幸聆听了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谭晓芸教授在云大附中呈贡校区的“走进新课标”的第二次讲座——“关注评价的任务群教学案例与研究”。谭教授结合《“五华人文·翠湖印记”——走进身边的翠湖博物馆群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从什么是教、学、评一体化的学习任务群、如何设计好教、学、评一体化的学习任务群等方面来进行阐释和剖析,让我颇受启发,以下是我的一些收获。
在教育评价范式中,评价已经不是教或学之后再来评的一个环节,也不是一个人教和另一个人学了之后等待第三者来评的那个孤立的环节,教学学习、评价逐渐被看做是三位一体的关系,评价与教学、学习紧密地绞缠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清晰的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 没有清晰的目标,就无所谓教-学-评的活动;没有清晰的目标,也就无所谓一致性,因为判断教-学-评是否一致的依据就是,教学、学习与评价是否都是围绕共享的目标展开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没有说“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而是称之为“教-学-评一致性”,以表明目标是教-学-评的灵魂。“教-学-评一致性”涉及两种理解:一是针对教师而言二是针对教师与命题专家而言。前者是指教师在特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应该具有目标的致性;后者是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命题专家的命题应保持目标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指向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不是理性的思辨,而是基于证据的推论。教学“有效”
总之,学习完谭教授关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解决了我在细化课标中的很多困惑,为更有效地教学指明了方向。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我想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脚步不停,思考不止”,在教与学的路上继续摸索和前进,无愧于学生,无愧于三尺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