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评价,关注学习的真实发生------学习《关注评价的任务群教学案例与研究》
(2022-11-22 10:45:03)
------学习《关注评价的任务群教学案例与研究》
荷荟组
2022年4月颁布了新的义务课程标准之后,围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学习如火如荼展开。11月9日云师大谭晓云教授为呈贡区全体初中语文教师带来一场题为《关注评价的任务群教学案例与研究》的讲座,在课程标准的六大任务群学习背景下展开的讲座就像一场及时雨。为后续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是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
刚公布2022版新课标提出了素养导向的学科课程目标,从只有内容标准到又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课程内容结构化编排更利于学科实践活动、跨学科主题深度实施,倡导大概念引领下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等。课程内容决定学什么,课程实施解决怎么学,课程目标又决定学到什么程度,而学业质量标准提供怎么评、怎么考。这样就有效解决了教学评一致性问题。那什么是教、学、评一体化的任务群设计呢?谭教授给出了具体的解读。一是教学设计中要统一规划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与学的评价(过程与结果);二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内涵(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三是教与学的过程,体现了任务导向、活动主线的设计(关注学习结果,体现综合性和实践性);四是用真实的任务情境驱动学习(关注不同情境下的问题解决,综合性和实践性)。
如何真正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自主地学习?如何促进孩子的“真学习”?这是我们日常教学的问题所在,也是每一位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谭教授以五华区的一堂综合实践课《“五华人文·翠湖印记”——走进身边的翠湖博物馆群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为案例,从其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与活动、学习评价等主要内容进行深度剖析。从上述案例可知,如果评价标准宽泛,就会缺少分水平层级的准确描述;如果目标导向只有大方向,就会在评价时具体不了,同时检测和评估的难度就增大。“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设计,从传统的“教师中心”“学生中心”转向“学生学习中心”,对于教师的素养要求极高,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有赖于教师的课程素养与评价素养的提高。教师要聚焦核心素养,把握教材,分析学情,统筹目标,做到教学评一体。
教学评一致性是对新课改的衍生和深化,是值得关注、研究和探索的。当然,在探索的过程中,也会充满困感,遇到搓折。我想只要不断探索实践,新课标理念终究会落地生根,基于学生的“学”才能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以及目标任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