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评促教,以教促学

(2022-11-22 10:44:08)

                                                           以评促教,以教促学

荷荟组 李升香

2022119日下午,我们有幸聆听了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谭晓芸教授带来的讲座:“关注评价的任务群教学与案例研究”。谭老师以“五华人文·翠湖印记——走进身边的翠湖博物馆群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这一案例,为一线教师开展学习任务群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价值。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内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它们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互相交叉,互相渗透,构成了语文课程目标的总纲。此外,新课标的另一大亮点是它以核心素养为指向对课程结构和内容上做出了调整,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而如何以学习任务群为路径,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成为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一直以来,我们更多思考的是如何转变教学方式的问题,谭老师的讲座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转变教学评价方式,特别是要关注到学生在任务解决过程中的表现和生成,即过程性(阶段性)评价。

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往往集中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表现。谭老师强调,“语文学习任务群,是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在谭老师的分享的案例中,授课老师以“走进身边的翠湖博物馆”为任务情境,设计了“探访博物馆”“制作主题旅游手册”两个任务,其中每个任务下分别设置一到三个活动,而在每个活动结束后都设计了对应的阶段性评价,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了学生“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提升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整个教学设计中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包含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我们一直以来都只考虑改进教师的“教”,但学生当时学的过程如何却是我们一直忽略的问题。谭老师分享的案例,让我意识到只有关注到学生的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态度,才能更好地“以评促教,以教促学”。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不是考查抽象知识与技能的静态呈现,而是学科知识、技能与态度的动态整合。

当然,如何创设类似此次课例的“综合性情境任务”,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形成更为丰富的个体言语经验,更好地发展其在具体语言情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2022-11-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