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初中语文方睿名师工作室开班记
(2022-11-09 15:53:51)分类: 荷叶组 |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初中语文方睿名师工作室开班记
詹敏
2022年11月4日,我第一次来到昆三中的校园,是参加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的启动仪式,一位位教学名师就座于台上,自己离他们是那样的近,又是那样的远。对于刚工作一年的我来说是幸运的,能见识各位名师的风采,更幸运的是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加入了方睿老师的名师工作室,成为了一名工作室学员,我想这将是一条漫长而艰苦的道路,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或许这是我走向一名合格且优秀的语文老师的第一步。
启动仪式结束后,工作室的开班仪式从庄重的拜师仪式开始,正式的成员一一介绍自己,此刻我才意识到坐在我身边的这些老师们都是语文教学届最为优秀的前辈,这些曾经可望而不可及的“名师”就这样坐在了我的身旁,他们有的激情澎湃,有的娓娓道来,还有的风趣幽默,而所有的这些都给我带来了一种亲近感,每一位老师平凡但又闪着属于自己的光芒,今天我与他们身体的距离很近,希望自己能在未来与他们拉近教育教学上的距离,也成为一位会发光的语文老师。
一系列的仪式结束后,方睿老师为我们带了开班的第一个讲座。方睿老师从他自身的经历讲起,用回看自己过去几十年里的教学设计的方式,让我看到了一位名师的成长,也告诉了我们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一旦掌握就一劳永逸的,教学绝对不是重复性的简单劳动。学生是有个性的生命体,每一个班、每一批学生,都有他们独有的特征;每一堂课,每一次训练,都有它之前的教学语境和之后的动态变化。
那么语文老师该如何不断改进课堂,成为“活水”呢?那就需要掌握文本解读的能力,方老师向我们强调,文本解读能力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是语文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教师的备课,不应该是消极地接受文本和照搬教参,而是带着自己的个性解读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形成关于教材文本的新的意义,实现教师与文本的视界融合。只有形成了新的意义,我们的教学才能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哪怕教书多年,教每一轮时,都应该是全新的一轮。
短短的一个讲座,为我们走向更高更远的地方打下了基础,加入工作室并不仅仅是一种荣誉,而是开始了一场艰苦的修行。我们要仰望星空,但更要脚踏实地的去学习,去实践,去经历。迈出千里之行的第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