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深耕,岁丰年稔
——2022-2023学年工作室个人学习计划
昆三中
张蕊
春华秋实,上个学年已过,储藏起上年耕耘所获,总结得失,做出下一年耕种我的语文教学一亩三分地的计划:
一、修身以“利器”
今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开始实施,这给语文老师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学年,提高自身的语文专业素养便从精研课标开始。对比新老课标,把握变化,深入领会课标精神,以新课标给出的教学建议为指导,深入研究新课标下的教学实践。
自我阅读是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坚持一个学年内读至少三本与语文教学相关的书籍。本学年计划阅读师父推荐《从教走向学
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以及已购得的黄厚江老师的《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以及倪文尖老师的《倪文尖语文课》。此外,在上学期的读书交流中,安琪师姐推荐的《诗人十四个》,李玲师姐推荐的《语文有意思》等书,也将成为我的备读书目。从书籍中汲取营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耕作”之前,武装好自己,也准备好称手的“劳作工具”。
二、向专家、名师“取经”
想要事半功倍,田地更高产,专家的指导,“老农”的经验必不可少。借助工作室的良好平台,新的学年,我将继续珍惜一切学习的机会。
随着新课标的落地,对于核心素养的新提法、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等方面的问题,专家们必定有专业的解读和独到的见解,我将努力习得。同时,也将跟随专家们,学习各种前沿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
珍惜师父的每一次“传道授业”,并主动请教师父以“解惑”。同时,把握每一次向“老农”——名师学习的机会,汲取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寻得行之有效的“耕种方法”。
三、砥砺深耕
有了“利器”。有了科学的指导及前人丰富的经验,接下来便是践行。
(一)打造自己的特色自留地。参加工作室以后,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更高地追求,不仅仅是形成自己的风格,还要打造出拿得出手的“课堂作品”。今年九月,我刚好回到七年级,在新一轮的教学中,我将重新审视以前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总目标,综合考虑单元整合教学,摸索尝试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争取打造“课堂作品”。与学生同读名著,借助徐杰老师的《名著导读教学参考书》,在这一轮教学中认真研究名著的导读。
另一方面,坚持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颇有感触的点记录,积极思考,深入研究,以教学实践为佐证,撰写教学论文,并争取发表。
(二)共垦“课题田”。在师父的引领下,我们的市级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例研究》正在进行中。我将积极参与,与伙伴们进行思维的碰撞,切实为课题的研究出力。
同时,在听课评课中,在各种教研活动中,在日常相处中,博采众长,与同伴们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交流各自的“耕种秘籍”,互换“良种”,实现共赢。继续加深革命友谊和家人之情。
此外,我将发挥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积极申请区级小课题,与年轻老师们同研共讨,带动大家一起进步。
耕种是最有成就感的事之一,辛勤付出必能有所收获。肖培东老师在《语文:深深浅浅之间》一书的后记中写道“好多次,当我对语文教学迷茫倦怠的时候,我总会想起父亲的菜地。那些蓬勃生长却又静默在阳光下的绿色,那些扑扇着翅膀执意远方的小鸟……”。我也祈愿见到我的语文教学田地生机盎然。砥砺深耕,愿来年岁丰年稔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