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众长
提升自我
——2022-2023学年工作室学习计划
蒋菲菲
2022年语文新课标的落地,大量新名词的涌现,给身处一线教学的语文教师带来了新一轮的挑战,而我非常庆幸,此刻,有师父的引领,有工作室这个集体,让我在面对教学的革新时不用迷茫,不会抱怨,不再无措。
回顾加入工作室这两年间的成长,我坚定了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语文的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本,以语言文字为本,教语文,就应扎根于教会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这两年,我的课堂主问题设计逐步清晰而简化,我的综合性学习教学不再只是为完成训练的习题,我的文言文教学从“言”与“文”的拼凑走向融合,而我的学生再也不用去猜老师想要什么答案,而是要从语言文字中读出自身的体会。但我深知:目前的成长扎根还不深,“枝叶”也并不繁茂,想要取得长足的进步,我还需汲取更多的“养料”。根据现阶段自身的成长与不足,我给自己制定了这一年的学习计划:
1.
继续多读好书,读专业的书。虽然加入工作室以来每学期会坚持读不少于两本有助于教师成长的专业书籍,而读过的书确实有益于教学理念的更新,但因在前期的执教生涯中书读得太少,以致每每在备课时会生出“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感。一方面感慨自身读书少,一方面读书太赶,以致读过的书,虽然当时记下心得感悟,但自己并没有完全消化,从理念的接受到实践的运用,仍有一段距离,有些只是读过,却未细读的书还应抽空回读,细细品,深深悟。读书既定量,又重品。
2.
珍惜工作室的每一次教研活动,积极参加,认真完成每一次的学习任务。聆听时认真记录,交流时积极发言,只有珍惜每一个思维碰撞的机会,才能把它们变成点亮灵感的妙笔。
3.
根据工作室课题研究的方向钻研教学,认真做好单元备课,上好每一节常态课。读书与教研都是吸收“养料”的过程,只有将打开的视野,冲击的理念转化为备课的理念,优化教学设计,在每一节常态课中实践理念,在实践中反思,循环优化,看到学生实实在在的进步,才是教师真正的成长。
4.
撰写有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积极投稿,争取发表。前两年每年都有撰写论文,但总觉得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从未向杂志期刊投稿。在新的学年里,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梳理自己的实践反思,多读优写,争取撰写出一篇能发表的有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
新的学年,新的起点,希望自己可以在博采众长中,继续提升自我
,向着永恒的目标,越来越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