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百味——2022年方睿名师工作室学期个人总结
(2022-08-23 19:22:34)
标签:
教育 |
分类: 计划总结 |
茶百味
——2022年方睿名师工作室学期个人总结
刘薇
一、加入泉水
在这一年的学习时间里,师父带领着我们聆听了罗浩宇老师的“‘双减’政策下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的专题讲座、封潇老师的“‘双减’背景下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专题讲座、以及很多有关于整合性阅读的讲座,在37次的活动中,有14次活动对整合性阅读进行了学习与研讨。在这一次次的学习与研讨中,我终于对整合性阅读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同时也能慢慢地开始在教学中对部分单元进行整合性阅读的尝试,虽在教学后总觉得还需再对所教课程的教案与课件进行不断地修改,但我却不会感到厌倦,甚至越来越喜欢整合性阅读。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八年级上册的古诗、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单元、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因为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阔视野,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学有所用,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中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喜欢上语文,喜欢上语文课。师父组织的专题讲座与对整合性阅读的研讨像一股清泉,将干枯的我与我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让原本枯燥的语文课变得有趣生动,我开始将大量的时间放在了研读课文上,开始会去查阅大量的资料,备课不在无聊与机械,我就如茶盏里干茶在清泉中舒展自己的早已被炒干的身躯,愿在不久的将来我能散发出清甜的茶味,浸透学生的心灵。
二、倒弃第一道茶
红茶在冲泡时,第一道茶需倒弃,因为第一泡是为了将茶中的灰尘洗去,茶经过第一泡后也会更加舒展,学习也是这样。
经过一年的学习,我又发现了自己许多的不足之处:文字功底欠缺,没有自己的教学特色。每每轮到我写报道时都是需要自己绞尽脑汁,写完后却仍然有许多需要修改的地方,有时是因为用词不够严谨或句式不够通畅,每每看到师哥师姐们抽出很多空闲时间为我修改报道,或是教我该如何修改,总是让我感到愧疚。原来自己的语文文字功底这么不好,这就是我想要倒弃的第一道茶。同时也在给我提醒,说明自己阅读的书籍太少,尤其是语文专业方面的书籍,未来我得加大自己的阅读量,扩宽自己的阅读面,让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不在匮乏,导致水桶“倒水”时只能倒出一点点来。
而第二个我要倒弃的第一道茶便是自己的毫无特色的教学。在这两年的学习中,听了很多优秀的课堂,也听了小伙伴们各有特色的课堂,让我不禁感叹原来语文课可以有这么多方式去上,而自己的却总是千篇一律的课堂。今年我也开始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去教授课程,学生的积极性比以往高出许多,尤其是布置作业的形式也变得多样,例如八年级上册的《庄子二则》中的北冥有鱼的预习作业我布置了“你读完后的大鹏是什么样”的小组作业,并在学习完课文后修改大鹏的形象。现在“双减”政策是实施,让我不知改如何布置学生的语文作业,但在师父的带领下,我对作业布置形式进行了改变,学生们也不会觉得语文作业就是枯燥的抄写与背诵。现在的我还在不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但在工作室中的学习会让寻找之程不那么艰辛,因有师父的带领,小伙伴们的帮助,我会不断成长,愿三年后我能茶香四溢。
三、浸泡30秒
绿茶在洗净后冲泡的一道需静静地等待30秒,让茶叶舒展,茶味绽放在水中,这样的第一道茶,茶味才会浓香,而在工作室的这一年中,我也像这第一道茶一样有了30秒的浸泡时间,不论是上昆明学习还是线上学习,我都将每次星期三的时间会专门腾出来精心、静心的学习。在往常的教学过程中总是会被班主任的工作所打扰,而星期三能让我将班主任的工作放一放,在这“30秒”的“浸泡”中,我吸取了知识,阅读了书籍,研究课文,努力向“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语文教师靠近。
红茶甘醇,绿茶清香,黄茶爽甜,每种茶都有这独特的味道,而这些味道都需要上好的泉水冲泡,需洗净身上的尘埃,也需静置些许时间,这不就像我在师父身边的学习过程吗?需师父这股温润的泉水,也需在小伙伴的帮助下洗去身上的尘埃,同时也需自己静下心来认真研读教材,专心阅读课外书籍。茶如人,茶味如人生,我们得静下心来慢慢品味。在接下来的2022年我将继续在研读我的“茶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