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采众长笃行致远

(2022-08-17 21:17:56)
分类: 计划总结

博采众长 笃行致远

               ——工作室第二年年终总结

               昆明学院附属经开学校   蒋菲菲

又逢暑期,回望在工作室的学习生活,已满两年,如果说第一年是在自我否定中成长的一年,那么这一年就是在不断吸收和实践中成长的一年。

这一年我参加了工作室组织的十二次交流研讨,包括一次2022年语文中考试题及教学导向分析与交流,一次核心素养导向下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研讨会”,两次假期读书心得交流会,两次课堂观察量表优化分组讨论,六次关于课题的研讨。除此之外,我还聆听了十七次专题讲座,十二节公开课(不含工作室外的听课),读完了四本语文教学方面的书籍,参加一次团建并撰写一篇工作室团建简报。这一年,我第一次以课题组成员的身份参加了“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例研究”课题开题论证,第一次从聆听者转换为践行者,完成工作室安排的授课说课任务,第一次参与教辅资料的编写。在一次次的学习交流中,我不断吸收着养分,并努力用汲取的教学与生活智慧灌溉我的“田地”。

师父的开班第一课就给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指明了正确方向,这一年,在师父的引领下,我们确定也坚定了研究的课题;这一年,在师父的垂范下,我们在大观楼前吟诵长联;这一年,在师父的组织下,我们学习了对新课标的解读……正因为听了师父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讲座,才有了我在教学中摆脱以往按阅读课来上活动单元的突破,才有了踏踏实实落实的名著阅读课。因为重视目标的设定,支架的搭建,活动的组织,兴趣的激发等等,所以,这一年,我的学生既会化身红军和记者,融合名著阅读和活动探究创办了班刊,又有以《木兰诗》为素材创作表演的话剧,还有学生根据家中美食拍摄、剪辑、配音而成的特别的周记。第一次尝试,学生的作品中虽然会看到许多的不成熟,但我会谨记师父教的“忍着”,少了许多挑剔,多了大量肯定,也提升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这一年听的第一节公开课是丁师妹的古诗整合阅读课。丁师妹的《诗以言志 景物承情》将八上三单元的四首课外古诗词只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整合教学,虽然不是第一次听古诗整合课,但这节课仍让我深深震撼,也极大地影响了我的古诗阅读课,让我有了进行整合教学的决心。于是这一年我终于决定离开“舒适区”,开启古诗整合教学新授课和复习课的尝试。这一年,有以送别诗为主题的《送友人》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整合教学,有以相同手法为链接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整合教学,还有复习课中《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瓮》比较情感与写作手法上的异同等。于我而言,关于探索古诗整合点的每一次思考,也是提升自身语文素养的努力,虽然只是艰难地迈进了一小步,却是前进的一小步。

这一年,我同时执教八年级和九年级的语文,因为分班的特殊性,遇上了全是学困生的一届九年级。在教授小说时,虽然学生对于小说阅读的兴趣很大,但要引导学生思考,读出作者借文字传递出来的主旨很难。怎样撬动学生的思维呢?备课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丁师妹的《溜索》中主问题的设计,于是有了《变色龙》中“变色龙”的变与不变,有了《范进中举》中找出范进中举前后的众生态,有了《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记与忘等主问题的设计。从课堂反馈来看,明确而清晰的主问题,确实能很好地撬动学生的思维。

这一年,我从听课者变成授课者,我与廖师姐首次尝试八下二单元的整合教学,备课时,其实当时对于单元整合课应该如何整合还没有理出清晰的思路,所以我俩讨论任务时只是单纯的想到读写结合课。但在说课结束后,在大家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对整合的想法后,我才逐渐发现原本设计的主题“梳理思路明逻辑”,其实是这一个课时的主题,是不适合作为整个单元的主题的,而以单元为主线,可以设计“如何写好一篇说明文”的单元主题,在这个主题支配下,有梳理思路明逻辑的任务,有辨析并运用说明方法的任务,有巧用语言的任务等,这才是单元整合。

何立新教授在“基于多样态阅读方式的统编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及探索”的讲座中给我们呈现了非常清晰的演讲活动的教学设计,但PPT中只有任务和结果的呈现,缺乏教师引导的过程,正遗憾没看到课堂实录时,观摩李师姐和晏师妹两节演讲单元整合课,就让我看到可操作性极强的单元整合教学设计,还让我更清楚单元整合不等于群文阅读,单元整合同样有单篇教读为基石。

我们的第三次课例研讨是董师妹和李师妹的七下四单元整合阅读教学设计,从课文篇目看,说是目前难度最大的一次整合也不为过,而无论是她们的单元教学设计还是呈现出的两节录播课,都让我叹服,也让我对单元整合的设计思路和课型设置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三次课例研讨,对于单元整合阅读,我从一开始将它与群文阅读概念含混不清,逐步明晰它是以单元主题、单元活动、行文模式等为整合点,可单篇教读,可比读,可整合的单元整合阅读教学。对单元整合阅读的概念逐渐明晰后,对于单元整合不利于学生细读深读文本的担忧自然就消失了。

无论是聆听专题讲座,与语文人交流心得,还是课例研讨,碰撞思维,都在助推我前行。前行的每一步,我庆幸,有师父的智慧如指路明灯,指明方向,让我走在正确的语文路上;有语文人的智慧如投石入水,激荡感染,让我在能博采众长,笃行致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