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深度与广度的阅读教学(姚玲)
(2022-04-26 20:50:08)追求深度与广度的阅读教学
中央民大附中五华实验学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中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阅读课程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因为: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人存续的重要生命形态和方式;阅读课程及教学对帮助学生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促进学生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方面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义务教育及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研究所所长何立新老师语)在“双减”背景下,高效课堂、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显得更为重要。正如何立新老师在《基于多样态阅读方式的统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及探索》中所说:高品质的阅读课程及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全方位地观察和分析问题,有利于学生评价、反思、判断、推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结合几年来的语文阅读教学经验,在新课标、新背景、新理念的不断学习中,随着新的统编版语文教材及工作室课题研究推进影响下,在何立新老师讲座的启发下,我对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有了以下两点新的思考与实践。
让学生在单篇阅读教学中进行深度学习。何立新老师在讲座中讲到的策略之一:“结构化”梳理,切入本文内核。这点对我的触动较大,抓住文本的特质,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梳理出文章内容,还便于进入文本深层,训练学生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何老师所举的课例,《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师可抓住文中因与果的关系设问——我真的是自己变得勇敢坚强的吗?《周亚夫军细柳》抓住是与非的关系设问——“真将军”周亚夫的精神到底值不值得仿效? 这样的问题会促使学生进入文章深层,进行深入地思考与辩论。学生长期在这样的阅读课中学习,促进其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同时,也能促进其思维发展与提升。反思自己的阅读教学,我不太注重学生辩证思维的训练,在何老师讲到的这一点的触发下,我积极思考并实践,结合文章特质,抓住教学契机,在教授《马说》和《虽有佳肴》两篇文章时,我分别设置了:伯乐和千里马到底哪一个更重要?“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说说教与学为何能相长?”为此,学生在课堂上还展开了一会儿小辩论会和表达会,课堂氛围较浓。如此,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便可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
让学生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广度学习。新课标中的课程理念中指出: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主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我认为,语文教材是我们语文教师教学的载体,我们不能死板地教教材,也不一定要按部就班第依照课文编排的次序和单元进行教学。教师可根据学情、依照课程标准培养目标,灵活地整合课文、活动,开展整体教学和群文教学,让学生对某一个内容或知识有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认识,以帮助学生构建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在何立新老师的讲座中,他也谈到,我们可以进行单元内整合、跨单元整合、综合复习整合、“1+X”有机整合等,由此增加学生阅读识见
语文世界丰富多彩,语文教学灵活多样,正如何立新老师所讲是多样态的。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应不断思考与实践,让语文阅读教学的百花园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