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课上,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两个作业,其中一个是,两个感情深厚的好朋友十年后相遇的分镜头稿本。
老师刚说完,我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夕。
许是因为,我一直在试图努力完成我们曾经的说过的“夙愿”吧!
明知道实现它的几率是那么那么的小,但我依旧固执地相信,它会实现的,一定会的。即便最后的结果并不是自己想要的那样,我也甘之如饴。
稿本最初的设定并不是这样的。
我们的确相遇于图书馆阅览室,但那本书原本设定的是,我写的书。
十年后的我,是一个作家,当我在图书馆看到自己写的书时,内心莫名地有些窃喜,以及怅然。
窃喜,是因为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怅然,是因为曾经和我一起畅谈梦想的那个人不在我身边,而我们,已经有十年没有见过面了。
让时光倒退到学生时代,倒退到2014年秋天。那时,我与夕初相识。
我看见她的第一眼,竟把她当成了别人。我问她,你是不是学过吉他?
她点了点头,说是。我惊喜万分地说道,我见过你。
后来我才知道,他们两个只是相似罢了,但并不是同一个人。
那个女生也学的吉他,短头发,经常穿黑色的衣服,和夕真的很像很像,单从背影看,根本分不出谁是谁。
这是我与夕的第一次对话,就这样,因为我莫名其妙的一句话,我们相识了。
刚开始我们是前后桌,下课闲聊时,接触的多了,彼此都熟悉了,也就没有以前那么拘谨了,偶尔还会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
我喜欢独木舟,她喜欢夏七夕。后来她买了一本夏七夕的书,《后来我们都哭了》,我看过之后,不禁潸然泪下,真的是那种虐心的心疼。
我告诉她说,我以后也要写一本书,就写我们的故事。
她说,她以后要开一家名叫“waiting”的酒吧,她负责调酒,我负责写故事。
理想中的岁月如此静好,但我们终究还是要独自长大。
高二分科之后,我们之间的联系越发地少了,见面更是屈指可数。
高三为了找夕写同学录,都不得不花一番功夫。因为那段时间模拟考试一个接一个,我抽不出时间去找她,她也抽不出时间给我写。
但最终她还是把同学录写了,我也把要送给她的明信片写了,并给她带过去了。
与她之间的故事都很琐碎,我不可能把那些事全都讲一遍,再说,有些事呀,只适合藏在心里。即便说出来,别人也不懂你想要告诉Ta的到底是什么,只当你又开始矫情了。
那年我可没少矫情过,但谢谢夕,没有嫌弃我那矫揉造作的矫情,以及那些无病呻吟的碎碎念。
十年后再遇见时,我们早已是个大人了,也早已过了矫情和任性的年纪了。
我们把什么都看淡了,不论是人还是物,或者一些事,早已看的比水都平淡了。
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那一刻,欣喜若狂即将喷涌而出,但仅仅只是那么一刻钟罢了。随后又面上不动声色地应对着这一次的“再遇见”,然而,心里却早已万马奔腾,恨不得冲上前去告诉她,我好想你,真的很想你,很想很想的那种。
我们彼此都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佯装平静地说道,好久不见!唯恐控制不住自己,禁不住哭出声来。
……
因为图书馆的书大都是新的,而且书的书脊上都贴有标签,标签上面印有时间。为了剧情需要,我把时间改成了2018年。
图书馆并没有夏七夕或者独木舟的书,但是有八月长安的书《暗恋-橘生淮南》、《你好,旧时光》。
我特别喜欢八月长安的书,她笔锋温婉、细腻,我许多文章的写作风格都是模仿她的。
可惜的是,这里并没有《最好的我们》这本书。但我可以在视频里面加入歌曲《最好的我们》,算是对这一遗憾的弥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