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有诗云,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
我倒愿意说成“此情无关风与月”。
我想,每一个人在某一刻总会奢望着有一个理解Ta的人可以陪同Ta度过难关。
这个人,大抵就是“解语花”,或者知己。
与其说见欢是李煜笔下的词魂,倒不如说是他的知己,他的解语花。
李煜与见欢秉烛夜谈,不若说是他与自己在对话。
无论是他深爱的大周后还是小周后,她们都无法真正理解他。
理解他所有的无可奈何。
见欢并不是,她只是虚拟的存在,但她却是另一个李煜。
李煜与另一个自己的对白。
诚然,李煜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但上天却眷顾他的痴情,眷顾他那不可多得的才情,让他成为了词中之帝。
在金陵所有的亡国之君中,李煜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
这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
这故事中,既有家国大爱,也有兄弟情义。既有爱恨情仇,也有琐碎小事。
我改编了一部分历史,其中不难看出我藏有私心。
是的,我并不想把皇家写的那般不近人情,我也不想把李煜写的那般怯懦。
我只是想通过他的独白以及他与见欢的对白,从中暗示出一些东西罢了。
历史中的是非功过,都会留给后人来评说。
我想表达的,不过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罢了。
此情无关风与月。
多情又痴情的李煜,何曾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另一个自己?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仅此而已,却又不仅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