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2018-03-27 19:01:09)
标签:

杂谈

http://s1/large/006SpM4yzy7je1SYpNLd1

       我从未主动去想过这个问题——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也许是理想中的我太过完美了吧,让我越发地心甘情愿想要沉沦在其中,再也不要醒过来了。然而,每每睁开双眼,理想中的我总会被现实彻底击败。
       现实终究是现实,它毫不留情地击败了我用虚荣堆砌起来的骄傲。纵使城堡很坚固,但也仅限于梦中罢了。
       理想中的我是一个自由撰稿人,作息时间完全是颠倒过来的。白天大多数时间都是用来睡觉或者外出寻找灵感,小部分时间用来处理生活中的琐事。而到了晚上,我就是个亢奋的夜猫子,整夜整夜地看书,写小说,偶尔心血来潮也会写几篇散文。尽管上不了台面,也会让我兴奋许久。
       写作的时候最好事先沏一杯茶或泡一杯咖啡,偶尔写累了或口渴了,品味一下茶的清韵或咖啡的醇香,未必不可以。
       然而,现实中的我却又是另一番模样。作息时间永远不规律,空闲时间多余学习时间。写文章需要挤出时间来写,偶尔没有灵感了还会断更。在文学这条路上走走停停,中途还产生过要放弃的念头,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写作的时候只喝白开水而已,根本没有理想中那种写作时所需要的诗意情调。
        理想中的我是一名记者,干练,简洁,雷厉风行。虽然是一个女生,但却丝毫不比男生差。有新闻总会第一个抢先去,能在很短很短的时间内罗列出自己最终想要问的问题,不拖泥带水。理性兼感性,却总能克制住自己的情绪。看书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知识渊博,写新闻时涉及到的某些领域的东西总能信手拈来。对于新闻的敏感度超出常人,擅长于新闻调查,总能在困难重重中杀出一条血路来。不出名,也没钱交房租,却依旧活得很快乐。
       然而,理想中的我,却往往就那样被现实轻易地击败了,甚至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现实中的我,拖延症晚期,干什么事总会在所设定期限的前一秒才能完成,且质量更不敢让人去检查,怕一下子就被人发现我所有的伪装——那是为完成任务而做的。
       书读的不多,记忆力也不怎么好,看过的东西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自动忘记。他日在别人谈起时,自己心里清楚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成了摆设,成了笑话,更成了一种讽刺。
       当然,说什么“新闻敏感度高”那都是假的,新闻调查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往日老师让写新闻稿,我写的时候好像母鸡下蛋一样,“呕心沥血”,生出来的蛋却小的可怜。嗯,营养不良。人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却是无知与浅薄的代表。
       在校学生,普普通通,丢在一大群人群里,一点都不起眼。想干出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来,却又畏于人言,许多梦想就这样胎死腹中或不了了之了。
       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就好比天使和恶魔,受伤的总是天使,恶魔也因此而越发肆意张扬了。为了不让我心中的天使再受到伤害,我不可以再这样无动于衷下去了。
       我不可以像以前那样囫囵吞枣地读书了,我需要仔细地去读一本书,汲取它的思想,再将它变成我自己的思想,应用到生活与学习中去。我不能单调地只去选择性地读那一类书,我需要涉猎各种类型的书,不论自己喜欢与否,我都要告诉自己,每本书都有它值得去读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我是一个内敛的人,与人交流常常会羞于言语。在采访中,我有可能会被被采访者压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所以,我应该经常去各种场合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一来锻炼一下胆子,二来锻炼一下口才。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人,但是,为了梦想,为了实现理想中的我的塑造,我必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尽量做到不拖延,尽量按照规定的时间去完成任务,去认真地做一件事。
       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从来都不会是一对劲敌,只要你愿意,两者可以合二为一,甚至可以完全塑造出理想中的我来。我相信自己,更相信未来。
        站在理想与现实世界的边缘,我告诉自己,我终将归于现实,也可以归于理想。

        
                            ——2018年3月13日心理课作业

http://s1/large/006SpM4yzy7je3iUQGm12

        对于“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这一话题的论述,我说得似是而非,就连我自己都觉得这是在敷衍老师,更不要说别人是怎样看待我这一论述的。
        虽然我对这一话题思考了很久,但落笔间,却又是这般遮遮掩掩。我也不清楚自己在试图掩盖着什么,我只知道,我不愿去触碰这一话题。
        三月十八日那天,我和晴姑娘去君悦酒店再次兼职,却又因为我们迟到了,再加上他们那时只需要一个人,晴姑娘就说,我们是两个人,算了,我们不去了。她说这句话时,让我感动了很久,而今想起,还是会泪眼朦胧。
        我们一起出了酒店,她说,来都来了,要不然我们在这里转悠一圈吧。
        穿过一条年代久远且略显破旧的古巷,我们来到了一个广场,那个广场应该叫黄兴广场吧,时间久了,我也记得不大清楚了。
        你看,也许这就是差距吧,赤裸裸的现实——一巷之隔而已,便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天堂,一个地狱。    
         晴姑娘突然说,李君,你快看!
         我抬头,便看到了长沙那个有名的国金中心,其实我也不知道有不有名,只是觉得它太过富丽堂皇了,让我等这样底层的人们觉得可望而不可即。
        那天还下着小雨,天空上还铺着一层厚厚的云雾,梦幻极了。
        而国金中心大厦的上空,便被这云雾缭绕起来了,说不出的朦胧美。
        因为有云雾挡着,我并不知道那个大厦到底有多高,我只知道,它太高了,比我梦里出现过的写字楼还要高。
        我对晴姑娘说,我们什么时候才可以坐到这么高的写字楼里呀?
        她没有回答,我们相视一笑,继而又是一阵可怕的沉默。
        后来,我们谁也没有再提过与之有关的话题了。
        ……
        我们得不到的,总要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想象着,想象着未来的我们坐在那高高的写字楼里,俯瞰着这个诺大的城市。
        有些时候,贫穷就是这么可怕,我们却又无可奈何。
        不知道这个世界的角落里还遗失着多少有才华的人,只因贫穷,只因交不起学费,只好辍学外出去打工了。
        我们何其幸运,又何其可悲!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学,这是那些人所奢求的。可悲的是,我们挥霍着青春,去做一些与我们无关的事。
        那天离开时,我又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国金中心的大厦,在心里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与其说是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倒不如说是贫穷境遇下无可奈何的我们与世俗眼光下虚荣做作的我们。
        在交作业前,我一直在想这个文章的题目应该怎么来取。
        后来,我想起了一个人,程浩,他写了一本书——《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于是我就借用了他的书名来为这篇文章取名。
        尘世中的芸芸众生,不都是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徘徊吗?
        我们都在尝试着改变命运,而最终能做到的,却又是那么的少,少的可怜!
        而今,我也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审视着自己的人生与未来。
        我该何去何从?我也不知道。或许吧,或许我要用一生才能参透这个问题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