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竞赛生仍然主导着高考清北

(2021-09-14 11:51:06)
分类: 中考高考
2021年CSP,将在一周后举行。上周的课程已经结束,住校的同学早已返校。基本上所有同学,都已经脱离接触,包括小梦在内!对于我自已来说,除了复赛以外,这一年的赛季,已经结束了。结果到了它该到来的时候,自然就会到来。操心不操心,焦虑或安心,都不会让结果更好,或者变得更坏。既然如此,不如思考点别的。比如2021高考,仍未归纳出清晰的轮廓。

2021年高考,是所谓的新高考。只不过近年来,高考年年新,新着新着,更适合称之为“新的旧高考”,或者“旧的新高考”,或者更为贴切。所谓旧,就在于新高考的理由,至少吹嘘的理由是“考试公平”。问题在于,如果有人考得好,有人考得不好,就被称为不公平的话;那么唯一可能的公平,就是取消考试!取消考试后的生源取仕,大概靠随机摇号?这种公平,跟派送生猪宰掉,那是同一种公平噢!猪儿变成培根前,仍然能够个个幸福满满,约略是某些人的奋斗理想。只不过这种理想,从原始人走出冰川前就已经存在。固尔谓之旧,古时谓之朽。

新高考的新,则在于它是3+1+2的第一年。总分是混合制式计分,语数英仍然是450分,物理或历史100分,其余两科是选科,采用的是全省标准分形式。它对于考生自已,在考前评估自已的成绩,制造了很大的干扰。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学校,可以比较精准地,模拟出“自已学校平时给出的成绩,对应全省标准分”。这样就在学生的最终考分中,制造出随机性。高考成绩的不确定性,似乎还有其他出处。因为几乎每一大校,都有某些牛霸,他们本来的强科,在全省排名的标准分成绩中,出现难以置信的低分。大致类似于高考状元同时考出了二本的成绩。

2021年高考,更细节的“成绩模糊化”因素,还有“降低难度”。数学难度降低,反倒不是很明显。物理难度的降低,影响更大,类似往一滴本来结果清晰的墨点上,滴上大大的水,整个印迹都变得模糊了许多。但似乎恰好就是许多人士,所声称的那种“模糊==公平”。只不过,物理难度的降低,更应该归结为,地方考试院,对于新高考还缺乏经验。广东的物理难度与福建省,并列全国倒数第一!由此想来,如果认为以后的广东高考物理会继续那么容易,实在不太符合“见底回升”的炒股常规。广东物理的难度,应该处于牛市?估计两三年后才触顶回落吧?

高考成绩形成人为模糊化,或者说,让个人成绩离散化,可以理解为“高考变得中考化,淡化考试的选拨功能”的一种表现。客观上,导致了“高考状元”变得随机,获得高考状元的群体范围变大,降低了高考状元的含金量。但是从统计学上可以预期,它不会改变,各校群体的“群体聚集”。如同山峰可能会被风化变矮,高原可能会被侵蚀出大峡谷,但是高原仍然是高原。

各校的高校喜报,不能说没有,但基本上很低调。省实自从两颗星星以后,就漏出过“还有三位同学,放弃了清北强基名额”的惋惜,然后就悄然无声。只有二中,经家长群,有意无意地流出了,喜喜之报,985率粗看之下,达到40%以上。但是最后从更精确的,中大华工的录取统计来说,号称录取最多的二中,中大华工数,只比广雅多十几个。两者仍然在同一层次上。

二中喜报,主要是竞赛生到达清北的喜报。广附和华附的喜报更如是。可以看到,由于2021高考成绩相对离散化,(但似乎并不比2020年,更为离散),清北在广东的高考招生人数,貌似也增加了;2021有清北学生的学校数量,比往年多了。或者说,“清北较往年,普及了”。但是,虽然是在竞赛被狠狠打压的2021年,真正能够让名校清北数,显得好看,还是需要竞赛生,为学校提供一半以上,甚至多达五分之四的清北录取名单。如果一所名校没有竞赛生提供的清北,只靠高考综合分录取,那是拿不出手滴。这大概就是各校为何青睐竞赛生之故也?

各高中名校的2021高校喜报既模糊,还是留给坊间牛人,继续去整那些无谓真相吧。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没有必要深究。因为如果一名初中生,已经到了大校系统里,特别是在子弟兵群体之中的话,大概率地就会以本校的高中为升学目标。自已的学校,高考喜报牛不牛,差不多纯属虚荣心!特别是清北喜报主要来自竞赛生,与绝大多数同学无关!比如二中确实可喜可贺啊!但是在机构坊间,义工带领着牛来牛去的家长们,你家孩子是竞赛生吗?你家初中班主任,鼓励自已学生用竞赛拓展自已吗?还是生怕摊低自已教的学科成绩,连累自家奖金?又如果是一名外校考生,打算考进八大豪门高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面对中考巨大的不确定性,如何填志愿的问题。高中细节数据谁牛谁不牛,真是关你什么事?毕竟,八大豪门在高考教学上,其实差异极小!

其实还可以把竞赛形势,描绘得严重点:除了国集竞赛生,高考几乎没有保送了;以往的省队会降六十分,今年都没听到类似的故事。换言之,竞赛生总体上,最终仍然需要在高考场上,跟综合生拼高考成绩!至少在2021年是这样了。如果说,竞赛生还有点优势,那大概就是因为,竞赛这样高强度的训练,让竞赛生有着比综合生,更为综合的得多的综合素质吧?!

所以无论如何“描绘出吓唬人”的形势,高考政策的变化,对于竞赛生,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影响。甚至完全取消竞赛加分,完全取消竞赛保送也毫无关系。竞赛仍然能够拉动综合,拉动成绩。竞赛生不会总是竞赛不止,也不会只是搞竞赛。到了高中,总会先先后后,集中到高考的赛道上。坊间机构那些牛人,一天到晚在无聊中争辩着“要竞赛,就不要综合”,纯属污蔑。
如同提倡学生锻炼身体,有条件的,不妨多参加一点体育竞赛;既不是一定为了奥运金牌,也不会影响高考成绩;只需要平时适量,大考前减少运动量,甚至暂时停下来,就行了。

“集中精力搞学科”,也不是不行;只是要记住“过犹不及”!枕戈可以待旦,那是因为打仗就在明天;但披甲过一年,明年才打仗,那是会累死自已。何况是十几年如一日的综合备战?
竞赛的办法,就是在仍然远离高考的时候,尽可能用高强度的竞争,拓展自已的能力,而已。
信息竞赛学习群:217241975;探索“竞赛带动综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