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诗词加点幽默——《戴老师高能唐诗课》读后感

(2023-04-17 14:20:06)
标签:

读书笔记

分类: 读书交流

给诗词加点幽默

——《戴老师高能唐诗课》读后感

张倩倩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上相对比较吃力,对诗歌学习的兴趣也不足。所以,我这次选择的书是戴建业的《戴老师高能唐诗课》,希望能够借助戴老师别样的讲解来丰富自己的课堂。

戴老师凭借自身幽默机智的教学风格,亲切率真的人格魅力,深受学生的喜爱,被评为华中师范大学首届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第一名,还被广大网友称为“国民教授”,他在网络上线的“戴建业高能诗词课”一直是B站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通过阅读《戴老师高能唐诗课》,我发现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是开启学生兴趣点的钥匙,是课堂成功的利器。

生动的语言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概念的区别。

戴老师在讲述“浓艳”这一画面特点时,指出“过分的艳丽,我们叫浓艳;浓艳得过分了以后,我们叫艳俗。……艳不一定俗。”为了说明“艳”与“俗”的区别,戴老师又举例说“一个女孩略施粉黛很好看,但如果脸上的妆化得很浓艳,那就俗了。戴一枚金戒指优雅,手上全戴上金戒指就很俗。”这种表达方式与当下大众的审美相结合,很直观地展现出“浓艳”的特点。

幽默的语言更易于读者感同身受,让读者有更多的收获和理解。

在讲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为了说明王勃为什么写“城阙辅三秦”,而非“三秦辅城阙”,戴老师举了一个上海的例子,上海学校的教授因犯错被遣送回老家,送行的人只会贬低上海的生活并夸赞家乡田园生活,借此来安慰这个失意的教授。由此一来,读者对于王勃要表达的情感就深有体会了。

活泼的语言赋予古诗新的生命力,便于实现古人与读者跨时空交流与对话。

称上官仪为“男神”,这一现代化词语的使用,能在读者心中快速地形成一个符合时下审美的男子形象。且不说这形象符不符合初唐时期的审美观,至少此时的读者对于那时的上官仪便有了一个易于感知的整体印象,更易于把握上官仪对初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除了以上的例子,戴老师在讲解内容的过程中还常常以本人日常生活作喻,比如吃太太做的饭,向别人借钱等等,都很生动贴切地解释了相关诗词内容。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唐诗晦涩难懂,但戴老师的唐诗课颇受大众欢迎。因此,我觉得戴老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值得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学习。首先,风趣幽默的谈吐来自于强大的知识储备,不仅包括专业知识,也要有丰富的人生体验。戴老师以诙谐的语言风格对唐诗进行了严谨地分析,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的逐句解读,再加上丰富的征引对照,常常能够洞烛幽微。如果不是强大的知识储备做支撑,想必幽默也会减半,更不用提引人入胜的内容了。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语言特征,与时俱进,让我们的课堂语言保持“年轻化”。正是因为戴老师深知大众语言,所以戴老师才能以“接地气”地讲解在唐诗与大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打破了唐诗带给人们的刻板印象,让唐诗更受人们欢迎。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要围绕“如果让学生更好地学”这一命题,因此,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语言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而且,将会一直面对这样的群体,所以我们要了解不同时期的青春期语言,树立不断更新自身语言系统的意识。总之,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能够中和诗歌学习的枯燥与乏味,打破古人与今人的交流障碍,有助于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张倩倩

给诗词加点幽默——《戴老师高能唐诗课》读后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