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83@365逻辑:评价永恒的主题——2023年秋季高碑店市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2023-10-10 20:20:10)
标签:

365

教育

逻辑:评价永恒的主题

——2023年秋季高碑店市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第一次阶段检测,我分配到的任务是22题:以阅读理解为背景,以一二次方程为素材的中等难度问题。试题呈现如下——

283@365逻辑:评价永恒的主题——2023年秋季高碑店市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2023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既是教学的指南,又是评价的依据。核心素养,简而言之,“数学角度的抽象推理和表达”。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应该说,22题渗透了问题解决意识,是中等问题考查逻辑思维的样板。

1.重视学习能力的考查。联合文教科组织提出了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求知也就是学会学习。现在的时代,信息扑面的时代。从扑朔迷离的信息当中提取信息、处理信息、采取决策,一个人才能保持头脑的清醒。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作为了模型的基本形式,学会找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又是学习的必须。22题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了完美方程的概念3个系数a、b、c满足“b=a+c”即可。学习就是不断的对新信息的触摸。阅读概念,只是信息的初步确立,结合3个不同的方程“展开判断‘’,是触摸的初步,直接了当;而第2问,给出完美方程,而且给出完美方的一个根,求未知数的值,是触摸的深入,渐入佳境;阅读信息应用信息,之后是反思信息,“蓦然回首”,反省内化。学习不是机械地模仿,而是对信息反复地咀嚼。新信息,新学习,好视角,22题的命制巧极了;

2.重视演绎能力的考查。学习数学,数学化的过程,用数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引领问题解决。数学思维有2种,其一是合情,其二是演绎。思维的魅力提升和深化。22题打造了思维的链条,而且演绎思维占据了主导。给出完美方程的概念“满足b=a+c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应用概念进行辨析,直接而浅显;给出完美方程“3x2+mx+n=0”,再此应用概念,但是第一问的逆向,给出概念进而得到“m=3+n”;继续,给出方程另一个根m,需要结合根的定义代入整理“3m2+m2+n=0”;求未知数m的值,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方程工具”的常规、陌生的是“二元二次方程”的介入,需要向已有经验来转化“元多消元、次高降次”,这里是思维境界的提升;反思才会有新的思考新的收获,波利亚的主张第4个层面就是“回顾反思‘’,阅读概念到接纳概念到应用概念解决问题,这才是思维的飞跃。拒绝“白开水”,即便看似平常的那种也要打造火热的思考。删繁就简,直抵本质,22题的命制妙极了;

3.重视基本知识的考查。基本知识才是数学学习的根,倘若一味追求新意而忽略根基,数学学习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二次方程的学习,目标有3“用方程模型刻画数量关系、能用多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模型思想”。22题,每个细节都指向了学习目标。第一小问谈的是一般形式3个系数之间的关系;由未知数取值方法就是解方程;所有问题都围绕着一二次方程模型展开。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踏踏实实朴朴素素。数学味道,数学底色,22题的命制实极了。

问题难度不大,背景相对单纯,答题情况却不容乐观:平均成绩仅3分,约占33%。阅卷显示,学生答题问题大体如下:完美方程概念掌握不清,忽而清醒忽而糊涂,比如第一问会辨认第二问就忘记了比较常见;面对二元二次方程组手忙脚乱,搞不清应该消元应该判别式或者用根与系数关系;解方程问题,关于m的方程得到了却遗憾地解错了,这类问题超过了失误的40%

教学永远是不完美的事业。追求完美才是教学的主旋律。抓铁有痕的落实,才是全面提高质量的的保障。不忘初心,不愧初衷,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启发思维居首位,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永远在前行的路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