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89@365如此“爱”孩子,不如“不爱”

(2023-10-16 18:46:12)
标签:

365

教育

如此“爱”孩子,不如“不爱”

做好家长、好老师、好领导、好员工、好老板,每个人的愿望。初衷好只能代表目标正确,好心却做不成好事的并不鲜见。就如三国的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最终却落了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

孩子,整个家庭的精神寄托。父母没有实现的梦,需要孩子去圆;父母没有到达的高,需要孩子去跳;父母面对的沟坎,需要孩子去攻克。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教育是常谈常新的话题,助力孩子成长则是不可回避的义务。

生活,生存第一、其次才是活出价值。生活不易,于是才有了打拼的父母、“留守”的孩子、“看家”的爹娘。老爹老娘的作用,不止于守护着家,还要照顾孩子的起居,当然包括对孩子的教育。不要说擦点皮,还不要说对饭菜不感兴趣,即便皱个眉头都可能使得老爹老娘耿耿于怀。

高尔基说,爱孩子是母鸡都能做到的事情。话外之音,吃饱穿暖绝不是爱的全部,用心用脑的“爱”才能走向高级别。

遇到祖孙两个:同行,足足两个红绿灯的间隔;结伴,却不曾相识,甚至都没见到孩子的正脸;短暂,一撇而已,印记却着实深刻。爷爷,爱孩子已经到了极致。孙子,安静踏实也到了极致。骑电车、等红灯、带孩子,爷爷始终在微笑。孙子,头始终在低着,眼睛始终在盯着手机屏幕,嘴里时不时呐喊出几声,手脚动作有力而且连贯,显然沉浸。

手机,等待交通信号实在无聊,于是就由爷爷的口袋里转到了孩子的手中。手机,现代的沟通手段,聊天、购物、看大片一站式享受。手机,神奇的道具,能让喧闹的孩子迅速安静下来。这个孩子就是典型案例。不再左顾右盼,不再搜索伙伴,不再聊同学谈趣事,身边除了手机再无它,“我的眼里只有你”:孩子已经在新的世界徜徉。

爷爷的确满足了。孩子的确安静了。代价却有三:孩子丧失了看世界的机会,红绿灯、斑马线、路边的法桐、执勤的交情、匆匆的行人都是风景,注视风景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祖孙俩丧失去了交流的时机,爷爷的故事、孙子的惊喜、对小细节的辩论,语言不是交流的全部,心的融合才是重点;孙子的视力受到了挑战,“不在行驶的车上看书”是常识,眼睫肌没有规律的时而松弛时而紧张,损伤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手机不大,代价却不小。倘若非用手机传递爱意不可,反倒不如不爱。

做教育,天大的事。做教育,份内的事。做教育,人人的事。话虽如此,把教育推给机器的案例却并不少见:睡前妈妈讲故事,取而代之的是MP3讲故事,妈妈讲故事音容笑貌都在,MP3讲故事抑扬顿挫然然而没有温度;早晨锻炼,交给了跑步机和健身器,速度和力度都有,却没有了绿树蓝天、虫语花香;书信交流,换成了微信和QQ,暖心的文字变成了干瘪瘪的几个词汇。功效貌似相同,实际就是天壤之别。人与人交流,彼此越来越走近。与机器相处,人与人越来越疏远。物质丰富与精神丰富并不等价。以物质弥补精神世界的贫瘠,得到的只能是平淡和冷漠,与“爱”的期待南辕北辙。

教育就是引领,由模仿到体会最后到实现超越,孩子的成长轨迹大抵如此。李镇西老师说,最好的老师就是做好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或者家长的一言一行甚至一颦一蹙都是对孩子的成长暗示。做好了自己,然后才能有好孩子。

爷爷于孙子,也做了两个示范动作:一是手机的交付,二是对交通灯的漠视。交付手机,是让孩子有事可做,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说辞无论多么精致,不过让孩子进入一个虚拟的世界而已,疏远生活、远离观察、拒绝真实,貌似打发无聊实际真的“无聊”了。等待交通指示,漫长的90秒。左右车辆稀少,谈不到影响他人,也不会涉及到安全问题。看得出,老人雷厉风行,“径直通过旁若无人”。若,假设或者叫如果。所谓的“若”,自我感觉罢了。旁若无人,不过眼中没有了他人的影子、没有了规则的位置,“夏虫不可语冰”,寓意注定格局、品位和层次出现了偏差。

手机给了,红绿灯闯了,却也平安无事,代价却有三个:孙子会误以为交通信号灯可有可无,规则意识会在无形中打折;孙子会无视他人感受,交通安全氛围需要共同营造,违反规则就是对他人情感的践踏;孙子会养成推卸责任的习惯,闯红灯的理由说成等待时间太长、摔跟头的理由说成土地太硬,“理总是自己的专属、他人总是无理狡辩”,没有担当这个人注定不会与人合作。赢得了短暂的几十秒,牺牲的却是孩子的精神成长。“捡个芝麻丢个西瓜”,因小而失大,荒诞的爱不如不爱。

“爱孩子,老母鸡都会做到的”,高尔基在告诉我们:教育不能没有爱,然而爱却不是教育的全部。单纯注重吃饱穿暖,不是教育,而是饲养。WhatHowWhy,这才是爱的三问。爱的核心是孩子的成长,爱的主旨是要促进精神物质世界的双向丰富,爱的要义是在细节里助推教育。唯有理性和理智的,爱才能称其为爱。

打铁需要自身硬。“其身正,不令而行”:想要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我们必须成为怎样的人;怎样要求孩子,就应该怎样要求我们;要孩子做到的,我们必须做到。有自己的爱好、事业和追求,爱才会有根基、意义和价值。

曾子说“三省吾身”。虽然父母不需要合格证的,却是最需要合格证的。“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这才是科学教育孩子的大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