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3@365唯大雅,卓尔不群——我读《民国大小姐》

(2022-07-12 13:17:04)
标签:

365

教育

唯大雅,卓尔不群

——我读《民国大小姐》

颜渊叹息:“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有自谦成分但事实就是如此:“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儒家始祖,门下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颜回自叹弗如。如果换做我辈,不要说不敢跟孔圣人相比较,即便在民国学者面前我们充其量也只能算做小学生。

卓尔,也可以称作卓尔不群、卓尔不凡、出类拔萃。历史长河奔腾众生芸芸,能在厚重史册上标榜留名的,却只能是麟角凤毛。旧中国男权是主流,再优秀的女子也只能是配角。“顾盼生辉,撩人心怀”、“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仅仅貌美而已,与“卓尔”差之天地。

民国才女,以“大”著称,有三大、四大、十大、十六大之说。不管称作几大,民国才女群星闪耀都是不争的事实:林徽因、陆小曼、张爱玲、萧红、石评梅……家喻户晓的名字,震彻心扉的故事。评价一篇文章,“好”足矣;评价中国航天,“神”足矣;评价民国才女,“雅”足矣。

蔡践作品《民国大小姐》,恭恭敬敬地统一尊为了“大”:出身名门,脚踏实地,是“大”;才华横溢,心有所向,是“大”;传奇人生,塑造独特,是“大”。

1.出身名门,脚踏实地。出身不凡,自带光环:刘邦母亲刘媪梦中与天神不期而遇,蛟龙趴在身上,顿时间雷电交加,天昏地暗,生下了刘邦;朱元璋出生的时候,屋子里面布满了红光,特别是晚上红彤彤的;刘备家东南角长有一棵桑树,枝繁叶茂形同车盖,有人预言这户人家要出贵人......编造归编造,出生名门具备先天优势是肯定的,官二代富二代就这个意思。骄奢淫逸、纵横跋扈、纨绔子弟,官二代富二代大多如此描述。民国才女,出身名门,官二代富二代是肯定的,但他们恰恰是出人意料之外的朴实踏实:张充和是教育家张冀牖的幼女,他的曾祖乃道光时代的要臣,11个月的时候该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学古文断句从《项羽本纪》开始,爱惜古墨“用碎墨练字”,6岁就能够背诵《三字经》、《千字文》;清末举人石铭老来得女石评梅,两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汉字,4岁就能熟背三字经、千字文、唐诗百首,小学毕业书画双馨,18岁只身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求学;张爱玲出身高贵血统,祖父是清朝政府红极一时的官员,祖母是李鸿章的千金,三岁开始背诗,7岁开始写作,12岁处女作发表……出身豪门名门,具备的是先天优势。保持优势,家风的熏陶重要、祖辈的严格要求重要、才女的踏实朴素更重要。民间俗话,富不过三代。意思是,躺在金山银山上,不珍惜、不进取反而肆意挥霍,落魄是迟早的事情。才女们的智慧,借名门之势,一是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二是随时关注外面的世界,三是永远保持奋飞的姿态。即便出现挫折也无妨,羽翼已经丰满,腾飞是早晚的事情。外因和内因同时具备了,想不耀眼都不可能。

2.才华横溢,心有所向。学不可以已。荀子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先天素质具备了,后天需要坚持学习,创造机会登高望远同样不可回事。方仲永的悲剧让我们惊醒;虽然五岁就能“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然而他眼界很浅,颂扬、小恩小惠让他飘飘然,放弃了学习、参观临摹的机会, 最终落地“泯然众人矣”。有素质有资本有机遇,一切都成为了炫耀的素材,只有输出没有输入,悲剧结局其实早就写就了。民国才女们,没有到处去炫耀美貌和门第,反而时时处处捕捉机遇:林徽因的成长来自于游学,16岁跟随父亲前往英国读书,旅行欧洲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比利时走个遍感受西方科技的发展,20岁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建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边“行走在学习的路上”;名媛陆小曼,进入北京圣心学堂学习接触权贵们的千金,父亲专门请英语私教学习英语,16岁精通英文划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到外交部接待外国使节做翻译,接待国外高官展现机智风趣和幽默,“名媛中的名媛”是学习活动的核心目标;凌叔华牢牢抓住了每一个有益于书画提升的契机,依山傍水的故乡成就了她的画面感觉,拜在书画家王竹林门下接受启蒙,画家郝漱玉和缪嘉惠的调教她“既善工笔,又善写意,墨迹淡远,嗅韵入骨”,办画展“让外国人见见什么是中国的艺术”,“一切为了书画,为了书画的一切”......一个人的成长应该具有目标意识。目标,是成长的开始“分析自己的先天条件决定前行的方向”,是成长的主题“清晰准确的把握前行轨迹,出现偏差及时调整”,是成长的检验“目标为核心来判断准确和恰当。”“懂音乐的孩子不会学坏”,围绕目标成长的孩子不会误入歧途。民国才女的成长,不是借着美貌和门第挥霍,而是从一开始就确定了自己的发展定位,目标一旦明晰,走一步观察一步、走一步调整一步、走一步深化一步,一切都是达成目标的机会。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站位高,思路清,行动准,跻身才女行列是很自然的事情。

3.传奇人生,塑造独特。人的成长过程是自我意识不断增长的过程。哲学三大问题列第一位的就是“我是谁”。张文亮的散文《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就是发现自我的范例:嫌弃蜗牛排的太慢,催促、吓唬、责备无济于事,于是硬拉、使劲扯、脚踢,仍然没有作用,生闷气、抱怨、索性停一会,惊喜地闻到了花香听到了虫鸣感到微风,恍然大悟“我是蜗牛行走的陪伴者”。认清自己的角色,搞准自己的定位,活出真实的自己,这才是诗意的人生。民国才女,时刻都在把握着“我”,协调着现实中的我和理想着的我的关系:年仅17岁的赵一荻,为了追随心目中的英雄为了至死不渝的爱情,与家人不辞而别、与父亲决裂,而且不计名分,无论贵贱贫富生老不离不弃;吕碧城,9岁被订婚12岁悔婚,和舅舅大闹一场,没有分文义无反顾的出走天津,被聘为《大公报》编辑倡导女权;郭婉莹,学艺术读英文爱运动,“不能嫁给一个会和我谈丝袜结实不结实的男人”,丈夫出轨机智挽回显大家风范。贫穷或富贵,贫穷与疾病,困难与挫折,民国才女们始终在活出自己或者为活出自己而奋斗,不为自己的父辈祖辈左右、不受外部环境控制、不为了追求而追求,他们始终在践行着独特的自己。世界纷扰不会让她们乱了分寸,美女的迷人在于自有韵味。

钱学森先生有百年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们也可以继续发问,“我们的国力增强了,投入增加了,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民国时的大小姐(大先生)?”相关的问题:“物质丰富了,我们还踏实吗?”、“才艺越来越多,哪一项是孩子们自己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你的心目中有自己的位置吗?”衣食无忧,我们却始终处在焦虑中,为了孩子们上学、结婚、工作,没有一天能够踏实下来;吹拉弹唱,才艺不是孩子们的是家长的,即便两厢情愿也是被动的接受;老人、工作、孩子、事业是核心,终日焦头烂额,我们已经找不到了“”的意义。大小姐的存在是系统工程,父母、自己、信念缺一不可。三者都具备了,剩下的就是静待花开了。而,时刻引领踏实努力、树立目标、活出自我,我们的孩子才能够越来越有涵养、有气质、有才气,你、我、他才能活出一个个迷人的”我“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