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历史情感文化娱乐 |
分类: 读书有感 |
最早崛起的王朝是契丹人创建的辽,在征服了完全克隆唐朝制度的“渤海国”之后,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学习,将这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应用到国家的治理当中,并且在朝廷内部任用了大量的汉族官僚,其中典型的代表是辅助萧太后监国,最终出将入相,并被辽圣宗对其“至父事之”的韩德让及其家族。
金朝攻灭辽朝并取而代之,其疆域直接扩张到了黄河以北,从一个边疆的异族政权摇身一变,成为了汉民占据了优势地位的中原王朝,随即把从辽朝学来的“南北面官”并立的二元体制改成了单一的汉制,从里到外,完全按照唐朝的中央集权模式进行了改革。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蒙古人创建的元朝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似乎在极力抗拒中原王朝的影响,然而,这不过是以讹传讹造成的错觉而已。例如,有个流传非常广的说法,是元朝从来没有举行过科举考试,但实际上总共举行了十三次,考虑到元朝在中原的统治不过百年而已,科举三年一次,再去除王朝初期和末年的混乱时间,基本上是在正常举行的。此外,元朝官制中的三省六部,可没有一样是草原的原创。
其次是中国的西部,党项人的西夏。
西夏立朝比较晚,此前是以北宋的藩属存在的,故而独立后基本上全盘照搬了宋朝的制度,官分文武两班。中书司、枢密司与三司(盐铁部、度支部与户部)分别管理行政、军事与财政,御史台管监察、开封府管理首都地区的事务等等。此外,中原文明影响最明显、最直接的例证便是西夏文,完全是仿照汉字。
最后,那些即便是在大唐全盛时期没有被占领过的地区,诸如南诏(大理)、越南等地,都在创建王朝之后,不约而同的采取了他们早已非常熟悉、成熟、先进的中原王朝的制度了进行统治。
换句话说,大唐王朝崩溃之后,异族依靠强大的武力征服了越来越多的“中国”领土,与此同时,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的中原文明则向他们进行逆向的征服,结果是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最终都被不同程度的同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