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有感
行知小学 白美丽
正如书中所说:“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在剧烈的环境竞争下,有人踌躇不前,有人乘风破浪,区别在于人的素养。”而决定一个人素养的根本性因素取决于他接受了怎样的家庭和学校教育,而身为老师的我们在新的核心素养下对学生的教育要倾向哪些方面是我们去思考和践行的。
书中提到能力才是学习的目的,这一点非常认同,而且我还认为活动是培养孩子综合能力、增强孩子自信心、增进孩子之间感情、让孩子获得存在感的最好机会,也是建立良好班级文化的媒介,同时也为孩子们的童年留下了一次次精彩、美好的集体记忆。
比如:学校的每一次运动会,为了让方正队走出咱班的独特风采,每次方正队主题、口号,装扮等都是和孩子们反复探讨后确定的。运动会期间要求每天每人都至少投一次广播稿,会安排专门的宣传员进行记录,这样每个孩子都可以从文字中、广播中去感受运动的热情和魅力,孩子的自信、自豪的情愫自然的迸发出来。
还会带孩子们一起领略陶艺的魅力,并进行攀岩的拓展训练,孩子们在攀岩中挑战自我,在陶艺中浸润心灵,动静结合,丰富有趣,相信在他们的童年又多了一份快乐且有意义的集体记忆!
上学期带孩子们举办自己的元旦晚会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登台,本次晚会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编一个节目,然后有才艺的、有能力的再自由组合编排一些大节目,总共排了23个节目,有小品、相声、魔术、武术、话剧、歌舞等,各种节目一应尽有,同时也给孩子们足够的空间自己当编剧、导演、自己创作,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一个个都变成了幽默搞笑的段子手,将近一两周的课间时间处处都能见到他们排节目的身影,孩子们亲身体验了什么叫玩要玩的有意义。
书中还提到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锻造孩子必备的品格。所以我会.以身作则,用身形去影响家长和孩子。
比如:为了引领孩子们背诵古诗词,我曾给每个孩子写一首诗作为评语。我们班的特色文化是每个寒暑假,全班每个孩子一天背一首古诗词。为了给孩子们做个引领,在准备三年级下的期末评语中,文字功底匮乏的我绞尽脑汁给班级的每个孩子写了一首打油诗作为评语,孩子和家长们可能被震撼和感染到了,家长们积极的为孩子购买各种古诗词的书,孩子们暑假也都积极的在背古诗词,积累到现在咱班有些孩子甚至背了好几百首古诗词了,有些孩子甚至可以通篇熟背大篇幅的宋词。
.为了建立更好的班风和学风,每晚亲自关注语文、英语群的打卡情况。作为班主任得关注学生各科学习情况,针对我们这边学生的普遍学情和家长们的监管力度等,语文、英语老师决定建立语文、英语打卡群,语文打卡阅读,英语打卡听读,不然指望很多自觉性差的孩子在家听读英语、阅读课外书等很难实现。想法很好现实很残酷,打卡群里活跃的永远是那二三十个积极的家长。作为班主任,我想这项任务要么不做,要做一定要做出成效。由于我了解每个家长,知道哪些家长比较懒散,对自己的孩子不太负责,所以每晚十点多我会亲自关注语文、英语群有谁没有完成打卡,提醒他的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就这样坚持了一学期已初见成效,基本上每晚两个群都能做到百分之百打卡。那些本来很随性、不太关注孩子学习的家长看到我每天晚上再晚都会在群里关注完成情况后,也都被感动得不好意思不行动了,所以很多时候做比说更有力度。
核心素养的变革牵动着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作为一线老师的我们要在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与时俱进的。经得起社会挑战的新型人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