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飞)伴着馨香向美而行——读《教育,向美而生》有感
(2020-01-06 13:56:21)
标签:
杂谈教育 |
分类: 2019年优秀读书心得推荐 |
每一个普通的改变,都将改变普通,因为从决心变得更好的那一刻开始,你就已经与一个全新的自己不期而遇。每一次阅读的过程,都是在积淀思想,因为遇见那些从心灵深处迸发的冰晶文字,你便深深体会原来世间一切皆可向美而生。
郑英老师的文字,带着灵魂深处的缕缕馨香而来,如春日晨起的阳光,如晴雪所洗的山峦,亦如河水深处的潜流,波澜不惊却富有力量,娓娓叙说着——教育,向美而生。
师者,向美而教
“一个美好的教师,有三重境界:始境,形胜;又境,气胜;至境,格胜。”
都说,亲其师而信其道。郑老师说,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美好的人。美好的教师,应该形象好、气质佳、品格优。是啊,这样才能令学生过目不忘,入眼入心且一生追随。
走上讲台近十年的我,每每读到郑老师的书,总是不愿放手。书中一段段鲜活的文字在脑海中所勾勒出的清晰画面,时而感觉似曾相识、不禁掩卷拾忆,时而眼前一亮、心中万分惊喜。
我经常感慨,不当班主任的教师生涯是不完美的。初为人师的青涩稚嫩,只有在与学生的斗智斗勇中悄然褪去。曾经在为他们的成长之路铺路奠基时,自己常常磕磕绊绊甚至身心俱伤,却能在一声声亲切的呼唤和一次次关心中,含泪微笑,心饮甜汤。
要求学生看书之前,自己首先要喜欢阅读,这是最有效的说教。要求学生教室、课桌干净整洁,首先得为他们呈现一个漂亮洁净的办公室……
备好课带着满满的自信走进教室,是对学生和课堂最起码的尊敬。用一颗热爱教育、热爱生活的心,陪伴学生认真走过他学习生涯的三年,是对这神圣的三尺讲台最起码的交代……
郑英老师说,若想学生朝着美善的方向发展,教师自己先要成为美善的典范。
生也,向美而学
一个见识过美,经历过美的人,就不容易为不美的或者次美的事物而驻足。
一个向美而学的人,就会拥有一种力量,本能地去对抗世俗的粗糙、拒绝灵魂的平庸,而永葆内在的生趣和审美的人生态度。
时间不曾在我的指缝间,肆无忌惮地流淌,却在一场场看似热闹非常、实则充满不舍的毕业典礼中,悄然无声地逝去。
又是一年教师节,她来信说,初中学了三年我的字,现在已经从书写走向阅读再走向书写,领略着汉字和文字不同的美。
案头一张贺卡,他在上面写道,初中跟着我看了三年的“净、静、竞、敬、境”,那时懵懂无知,现在早已顿悟其中的深意,每一个字都在练就更美的自己。
转眼就是大学毕业,她邀请我参加谢师宴。席间落落大方、谈吐自如的她,让我想起曾经自卑寡言的小女孩,同时能看到一次次艰难经历后的蜕变。她很自信地说,她要像我一样,做一名普通但不平凡的教师。
读完初中便走上社会的他,工作辛苦却一直勤勤恳恳。在一通通电话里,叙说着上学时代的美好、永存心间的感激。他体会并分担着父母的不容易,他懂得了做事要脚踏实地、做人要正直善良。他说,于他而言,我虽为师三年,却用正能量影响着他的一生。
……
正如郑英老师对孩子说的:“真正考量我的,不是你们对我的眷恋,而是你们能怀着开放、友善、包容的心面对将来的一切。”
无论多么强大的教师,都无法代替学生成长,但可以用一颗向美而生的初心,指引着他们,向美而行。
当我们带着可以擦亮生活的仪式感走上三尺讲台,学生定能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奕奕光彩。当我们用一颗匠心脚踏实地、一颗诗心仰望星空,学生定能在二者的完美融合中感受生活的独特魅力。当我们成为了一个不断追慕美好、丰盈教育生涯的人,学生定能在自我完善中收获一个更加纯真美善的精神世界。
在未来的日子,我愿意,用很多很多的耐心和微笑,等待每一朵花悄然绽放,然后悉心浇灌、栽培、欣赏、目送,用一生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