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漫丽)差一点,又何妨? ——读《奶蜜盐》有感
(2017-03-22 10:41:23)
今年寒假,我有幸读了《奶蜜盐》这本书,刚开始拿到这本书,这个标题让我一时难以理解,读完后我才对这三个字有更深入的理解。这本书是关于家庭教育的,虽然我没有成婚也没有孩子,但是看了这本书对于我,一个年轻的班主任来说还是受益匪浅,也让我不断反思自己的班级管理和教学。
我今年第一次担当班主任并任教三个班,作为一个年轻的班主任,经常处理一些班级管理的琐碎事务和找一些“问题学生”谈话,有时我感觉力不从心,也时常觉得很迷惑“我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呢?”没有当班主任之前,我只关心把我所教的课带好就行了,当了班主任之后我才感觉真的不容易,可能是有了“主人公”的意识,觉得是“自己家的孩子”,他们表现不好,我就会跟着难过。刚开学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班级被扣了很多分数,我的心情也比较差,总觉得是我没有管理好这个班级,为什么他们这么不听话?在别人的眼中,我们班是一个学习差,纪律也差的班级。
我带这个班英语已经第三年了,也有明显的感觉,有些同学的成绩狠抓都很难上来,我也经常对着这些同学说“教了这么多遍你怎么还不会”,他们睁着很困惑的眼睛望着我。但是我从来没有对他们说过“你怎么这么笨?”,因为我觉得孩子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后天的练习还不够。看了这本书,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在某些方面,孩子与他人相比会有明显的不足。这个不足,不是孩子足够努力就能改变的。让孩子正确面对这种竞争的方式是:挖掘自己的优势,多于过去的自己比较。最近有家长给我打电话表达出对孩子能否考上重点初中的忧虑,说自己的小孩数学不好,不管给他(她)报了多少辅导班,成绩就是很难提上来,我一直安慰家长慢慢来。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班级那些数学很差的学生可能就是不擅长数学,可能他的天赋在其他方面,并不是我们大人主观努力就可以立刻帮助他提升数学成绩。比如有一个女生她在反应问题方面速度确实很慢,但是她能很安静地剪出漂亮的纸花,各种复杂的图案都不在话下。而这个是那些成绩很好的同学都无法做到的。
今天的很多家庭都常常陷于焦虑之中,过于渴望孩子成为卓越的、成功的人。这些父母不明白,其实一个人能够实现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是最早已决定好了的。他个人的资质水平,他所在的家庭在各方面的积累情况,都决定了是否具备这种可能性,而不是一个孩子足够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父母想要的目标。人生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挫折,其中一个方面的挫折就是,和你身边的人比较,你会感到自己一些明显的不足,作为家长和老师,都应该相信一点: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有发光点,扬长远胜于避短,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优势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更好的立足之地。这让我想起了,我也是一个从小就被父母拿来和别人比较的人,在学业上我从来不是最优秀的,但是我从来不骄不躁,一点点地慢慢进步,今天总比昨天好,一直到今日成为一名老师。
人生处处充满了竞争,要正视竞争,学会善待自己,少跟其他人比较,多跟过去的自己比较,去体验一种我已经成长和进步了的快乐。家长们要去思考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拥有好性格,一个更容易快乐的人。目前差一点,又何妨?孩子的未来充满了许多未知性,他们都是闪亮的星星,而我们一定要耐心等待看到他(她)星光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