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生活案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2018-12-25 15:31:19)
标签:
后期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
《生活案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研究》问卷调查报告
子长县秀延初级中学课题组:
我在我校七至八年级就生活案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的目的了解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基本情况,对生活案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认识,对生活案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的感知能力以及对现实教学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看法,分析现状,探索初中生活案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摸索出道德与法治教与学的新模式。
调查说明:
1、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我校七、八年级学生。
2、问卷内容:本次调查内容有两大板块组成:一部分是选择题,另一部分是涉及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思考问答题。同时,由于采用不记名单独填写的方式,学生的意愿表达应有较强的真实性。
3、问卷发放:本次问卷采用匿名调查,要求学生独立、客观的回答,当场答卷,当场收取。
调查结果的分析及对策:
1、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生活案例学习与传统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相比,有变化(仅有3%的学生表示没什么变化)。且多数学生对学好道德与法治信心较大。58%学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的习惯。68%学生上道德与法治课能做到认真听讲,但很少独立思考,都是被动接受。88%学生表示比较适应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没理解的问题不了了之,69%学生对生活案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中采取应付态度。
2、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题中应用生活案例情况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原因是:
七年级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初中教学模式,学习方法也没及时更新,初中阶段更强调学生要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八年级学生普遍认为道德与法治学科和小学一样是副课,不重要。对待生活案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中采取应付态度。
为了使学生学好道德与法治,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学生分析初中与小学教学内容、教学容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上的差异。
(2)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挖掘适合教学的有趣的生活案例,丰富我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转变并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激活与丰富我们的课堂,展现课堂的活力与魅力,并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
(3)我们的教学要注重生活性的回归。学生普遍认为,凡是和生活联系密切的知识更易于进行相互沟通、形成正确的情感和认识,易于达成理解,学起来就更有兴趣。
(4)纠正学生的错误看法,不能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当作一门可有可无的课来看,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检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