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11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2021-11-22 07:54:46)
标签: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论语之重新解释

大德

小德

遵守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19.11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如何遵守道德。闲,指栅栏,引申为界限。德有大小之分,说的是其重要性。何为大德?何为小德?有两种分类方法:一,凡是德的适用对象是国家、民族、人民的德,即为大德。凡是德的适用对象是个人的德,即为小德。以忠为例,忠于国家是大德,忠于个人是小德。以忠与孝为例,为国尽忠是大德,为父母尽孝是小德。这一条说的是德的通常特征。二,重要性大的德,即为大德。重要性小的德,即为小德。以信与义为例,义的重要性高于信,义为大德,信为小德。这一条说的是德的相对性。大德与小德并不固定。

如何看待大德与小德的关系?当一个人同时具备多种德时,以他遵守大德的情况为主,对其作出评价。小德则处于次要地位。不可因小德遵守的不好而否定他的大德,从而否定他的整体情况。只要大德遵守的好,小德的遵守情况可以不计较。简言之,不要求全责备。当然,如果他遵守大德、小德的情况都很好,最好不过。当一个人自处时,如果同时面临大德与小德,最好是既能遵守大德,又能遵守小德。假如只能二选一,那就必须选大德,放弃小德。

如何理解“小德出入可也”?笔者认为,此话说了两层意思:一是小德遵守了,但没遵守好,即,做好事、做善事,没做好。二是有的小德没有去做,即,没做善事,反而做了小恶。这让人想起三国刘备那句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究竟哪句对呢?应该如何遵守呢?笔者觉得,要求自己时,应当使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求别人时,可以使用“小德出入可也”,抓大放小。

    【笔者译】子夏说:“重要性大的德不能超越界限,要严格遵守;重要性小的德有点出入是可以的,可以不计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