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2021-11-15 08:04:21)
标签: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信任忠诚透支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19.10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信任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君子,指社会精英,不是指道德高尚的人。仅仅道德高尚,是治不了国的。信,信任。劳,役使,使其服劳役。厉,折腾。谏,进谏,劝说。谤,诽谤,批评,指责。
子夏的意思是,作为一个治国安邦的大臣,一定要在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后,才能让他们服劳役;一定要在取得君主的信任后,才能进谏劝阻君主。没取得信任,不能做。
如何取得老百姓的信任?一是说话要算数。不能说了不算,不能欺骗老百姓; 二是办事要公平。无论办什么事,一定让大家感觉到公平,不能自认为办事公平就可以;三是要主持正义。老百姓的冤屈,在你的职责范围内,你必须主持正义;四是要协调各方利益。不能让老百姓的利益受损。
如何取得君主的信任?一是要忠诚。作为大臣,你想干事业,你想劝君主放弃某些不好的决策,前提是你必须忠于君主。不是说你自认为忠诚就行了。必须让君主感觉到你对他无限忠诚,你一直在维护他的利益;二是要有能力。君主需要的是能给他办事的大臣。如果办事没有能力,干这这不成,干那那不成,君主就没法信任你,也不敢交给你什么事;三是要有威望。作为大臣,一定要在群众中有威望。群众信任你,听你的话,君主才能任用你。如果没有威望,没有群众基础,君主任用你时就会犯怵,就会迟疑不决。
信任可以透支,但不能恶意透支。老百姓信任你,听了你的话,你不能让老百姓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如果暂时有损失,也要很快补回来。不能利用老百姓的信任去干坏事,不能欺骗老百姓,不能坑害老百姓。透支是有限度的,欠的债是一定要还的。君主信任你,也是如此。你可以让老百姓、让君主失望一次,失望两次,但不能失望三次,失望多次。如果失望多了,信任就会消失。此后,即使你再想办法,也难以重建他们对你的信任。你这辈子也就完了。信任是好事,如果不精心维护,信任会变成坏事。
【笔者译】子夏说:“君子在得到老百姓信任后,才能让老百姓去服各种劳役,如果没得到老百姓信任,就让老百姓去服劳役,老百姓会认为君子是在折腾、伤害自己。君子在得到国君信任后,才可以对国君进行劝告,如果没得到国君信任就去劝告,国君会认为君子是在毁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