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2021-08-18 09:53:48)
标签: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齐景公干事业心气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18.3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当官的目的。按照齐景公的说法,他准备给孔子的待遇在季氏与孟氏之间。也就是说,齐景公认为,孔子的身价在季氏与孟氏之间,低于季氏,高于孟氏。这个待遇应该不算低了。但是,孔子没有动心,孔子在等待齐景公重用他做事。当齐景公说不能任用他做事时,孔子就毅然离开了。至于待遇,孔子连理都不理。
孔子当官的目的是什么?显然,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不是为了享受高规格的待遇,而是为了做事,为了成就一番事业,为了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至于待遇,那是其次的事情。不能为了享受待遇而放弃干事业的机会,不能为了担任某一官职而放弃施展才能的机会。当官是为了干事业的,干不了自己的事业,宁肯不当这个官。孔子的这一做法颇值得后人学习。
但是,并非所有从政者都能像孔子这样。原因很简单,在从政者中,能够干事业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从政者,都是随从,都是跟在后面走的人,都是为了混口饭吃,都是为了生存。从政,在大多数从政者看来,只是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他们与孔子不是一个层次的人,还到不了干事业的那个层次。所以,不能拿孔子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从政者。
干事业要趁早,要趁着有心气,抓紧去干。年轻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雄心壮志,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想干一番伟大事业,也就是说,有干事业的心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股干事业的心气慢慢就减少了,越来越弱了。齐景公就是典型代表。到了他这个年纪,就是到了老年,已经没有干事业的心气了,什么事也不想了,只想平平安安地维持现状了。孔子看他已经没有成就一番霸业的心气了,只好告辞离开。当然,有心气没心气,也不全看年龄。孔子本人周游列国时,也已经五十多岁了,依然斗志不减。只是,对大多数人而言,年龄大了,心气就小了。
【笔者译】齐景公就给予孔子的待遇作出指示说:“给予他像季氏在鲁国享有的那种待遇,我做不到,可以给予他介于季氏、孟氏之间的待遇。”又说:“我老了,不能用他来成就一番事业了。”孔子听到这些话后,就离开了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