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7.24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2021-08-11 08:01:23)
标签: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论语之重新解释

憎恶

坏话

抄袭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17.24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连圣贤也憎恶的七种人。朱熹《论语集注》:讪,谤毁也。窒,不通也。称人恶,则无仁厚之意。下讪上,则无忠敬之心。勇无礼,则为乱。果而窒,则妄作。故夫子恶之。恶徼以下,子贡之言也。徼,伺察也。讦,谓攻发人之阴私。杨氏曰:“仁者无不爱,则君子疑若无恶矣。子贡之有是心也,故问焉以质其是非。”

孔子是圣人,子贡是贤人。他们的仁爱之心非比寻常。但是,是不是他们只有爱而没有憎恶呢?不是的。圣人、贤人、君子,不是只有爱而没有憎恶,也不是只能爱而不能憎恶,该爱的要爱,该憎恶的要憎恶。是非要分明,对错要分清,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圣人、贤人、君子。凡事总是好好好的人,表面上看很得人心,实际上却不能引领社会的潮流与方向,是不配做君子的,更不配做贤人与圣人。

圣人与贤人的仁爱之心非常宽厚,肚量大得很,能够容忍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如果他们也不能容忍了,说明某些人已经非常出格了,非常令人讨厌了。本章讲的这七种人,就是如此。

称人之恶者,是指专讲别人坏话的人。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别人没做坏事,你捏造事实制造谣言说别人做了坏事,说别人的坏话;二是别人做了坏事,你去说人家时,只说人家的坏话,不提人家的好处。表达意思不客观。当然,如果这个做过坏事的人没做过什么好事,你说的话是客观反映情况,则另当别论。

居下流而讪上者,是指身居下位去诽谤身居上位的人。古代特别强调尊卑等级制度,下不能犯上。这好理解。可是,如果上犯下呢?比如,身居上位的人去诽谤身居下位的人,就不令人憎恶了吗?同样令人憎恶。人与人是平等的,下不能诽谤上,上也不能诽谤上。

勇而无礼者,是指做事勇敢却目无法纪、不守礼节的人。勇敢是好事,但勇敢不是无限的,不是没有制约的,天不怕地不怕,不是什么好事,那是愣头青,不是真正的勇士。该怕的要怕,该敬畏的要敬畏,比如法律,比如礼节。超出了法律,超越了礼节,就不再是勇敢,而是作乱。

果敢而窒者,是指办事果断,干净利落,却听不进劝导,一意孤行的人。本来,办事果断,干净利落,是好事。可是,如果事办错了,方向不对了,该停止的时候,却听不进劝导,一意孤行,就会铸成大错,就成了坏事。

徼以为智者,是指靠抄袭别人的智力成果而成为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很显然,这样的人是假智者、假学者。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盗窃别人的智力成果,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这样的人,什么时代都有,络绎不绝。从子贡的话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非常严重了。学者们憎恶这样的人,却拿他们没有办法。那时候,还没有知识产权一说,更没有法律来保护知识产权。

不孙以为勇者,是指把不谦逊的行为作为勇敢去追求的人。谦逊是一种美德,不谦逊为人们所不齿。有些人却把谦逊当成了怯懦,把不谦逊当成了勇敢。这是对勇敢的错误解读。在成就面前互相推让,是谦逊;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是勇敢。在成就面前勇往直前,是不谦逊,不是勇敢;在困难面前互相推让,是怯懦,不是谦逊。

讦以为直者,是指把揭发别人的隐私作为直爽去追求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现代社会,公民个人享有隐私保护权,侵犯别人的隐私要受法律制裁。孔子时代,没有法律保护个人的隐私。只能靠圣人的话语来倡导人们不要去侵犯别人的隐私。当时,存在这样一种错误认识,就是把揭发别人的隐私与性格直爽挂起钩来,好像说别人的隐私就是性格直爽,保守别人的隐私就是性格不直爽。子贡对此深恶痛绝,专门对此加以纠正。性格直爽的人也要保护别人的隐私。

【笔者译】子贡问:“像老师您这样的君子也有憎恶的人吗?”孔子说:“有啊。我憎恶专讲别人坏话的人,憎恶身居下位却诽谤身居上位的人,憎恶做事勇敢却目无法纪、不守礼节的人,憎恶办事果断、干净利落,却听不进劝导、一意孤行的人。”又说:“子贡,你也有憎恶的人吗?”子贡说:“我憎恶靠抄袭别人的智力成果而成为有知识、有学问的人,憎恶把不谦逊的行为作为勇敢去追求的人,憎恶把揭发别人的隐私作为直爽去追求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